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宁小年: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8: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宁小年: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句不知传唱了多少年的童谣,不仅勾起了大家的童年记忆,更道出了腊八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地位。1月7日是腊八节,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南宁部分饮食店和商场都有相关食材和成品销售。

超市销售搭配好的八宝粥食材。
琳琅满目的新春祝福物件商品,任由顾客挑选。记者宋延康摄

腊八节过后就是小年夜,接下来就是除夕和春节,不少市民开始置办年货。各大商场中,除了腊味、瓜子、糖果等过节必备的食材和零食,编织有大吉、福字样的袜子,贴上“如意”二字的小灯笼,制作精美的“扇除烦恼”“钱途无量”等挂件,营造了浓浓的年味。

在两家大型商场的入口处,“私厨品质团圆饭”的广告颇吸引眼球,一桌价格不到600元的团圆饭,包括乳鸽、狮子头、蟹腿、盐焗鸡、黑虎虾等14道菜肴。不少市民表示,虽然“卖家秀”看着不错,但不会那么快就“下单”,按照以往的经验,过段时间会有更多的商家推出更多套餐供顾客选择。(记者 叶祯)

“小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被视为春节的“前奏”。这一天,家家户户习惯以放鞭炮、扫尘、祭灶等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但南方和北方“小年”的日期有所差异,这背后也是南北之间文化与历史交融演变的体现。

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麦西介绍,宋朝之时,“小年”被称之为“交年节”,也称为“小节夜”。宋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岁除》中记载,“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而到了清朝,褚人获的《坚瓠续集·小尽大尽》中也记载,“宋人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今称小年夜、大年夜,古今语大畧相同。”此时,“交年节”已经演变为“小年夜”。

麦西说,清朝以后,北方的“小年”基本上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清朝皇宫为节省开支,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为一天,后贵族王侯纷纷效仿,并逐渐流传至北方民间。而南方则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作为“小年”。

除南北差异,各地“小年”时间也各有不同。江浙沪部分地区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海南部分地区、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则将正月十五元宵节作为“小年”。节日时间的地域性差异折射出了各地历史文化空间的差异,但是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

在南宁市上海路的年货市场,市民正在选购春联。红红火火的春联、形态各异的灯笼、栩栩如生的生肖装饰品……各类年货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市民们穿梭在摊位之间,精心挑选心仪的年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每年都会提前准备年货,这样过年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正在选购春联的李阿姨说,“看到这些喜庆的物品,就感觉年味越来越浓了。”

在南宁的各大商场,年货市场早已热闹非凡。腊味、瓜子、糖果等传统年货摆满了货架,各种新春祝福的饰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编织有“大吉”字样的袜子、挂着“如意”灯笼的挂件、寓意“扇除烦恼”的扇子……每一件商品都凝聚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在一家大型超市的年货专区,市民张女士正在为家人挑选礼物。“我准备买一些坚果和糖果,这些都是过年必备的。”张女士笑着说,“还有这些可爱的小兔子摆件,很应景,打算买几个放在家里。”

除了传统的年货,一些创新的年货也备受青睐。在一家创意店铺里,记者看到了许多新颖的年货商品:可以DIY的春联套装、带有LED灯的立体灯笼、可食用的“黄金”巧克力……这些创意年货不仅保留了传统元素,还融入了现代审美,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这些创意年货很有趣,既能体现传统,又很时尚。”正在选购的年轻顾客小刘说,“我觉得这样的年货更能吸引年轻人,让传统文化更有活力。”

在南宁,小年的习俗不仅体现在置办年货上,还体现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南宁市各中小学幼儿园举办丰富的科技、劳动、体育、文化类活动,促进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效融合,学生们通过体验多彩的校园生活,在实践中成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南宁市第三十四中学举办“科技未来,智慧人生”第二届弘文科技节。物理组气弓箭展示、鲁班锁展示、水火箭展示等项目,展示了学校在物理教学方面的成果;桥梁设计展示和魔方比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生物组的实物模型展出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微观世界,透过细致入微的模型,大家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生命的奥秘。化学组的自制净水器展示了过滤与净化的原理;分子模型与晶体模型让大家对微观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焰色反应、叶脉书签制作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神奇。艺术组的科技画展中,学生用画笔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描绘出心中的科技世界。

南宁市越秀路小学举办“青苗竞秀 科技运动炫风采”第七届科技运动会。学校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特点,设置了空气大炮、抛石机攻城、螺旋桨反冲小车、轮式机器人、落体缓降、雪花高塔、铁丝陀螺等项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科学的奥妙天地。活动中,学生手里拿着涵盖物理、数学、机械等多学科知识的模型,仔细研究项目规则,精确核对每个操作步骤,大家的眼中满是对科技的热情和对胜利的追求。

南宁市月湾路小学师生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开启一场充满趣味性与知识性的人文科技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二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分别走进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古代铜鼓、民族服饰、织锦刺绣、生产生活用具、民间工艺、民居建筑等藏品。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学生分别走进南宁科技馆、广西科技馆,参观科学探秘、环境生存、信息世界、科学乐园、自然乐园、航天世界、智能世界、虚拟世界等展厅,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和知识,感受科技的魅力。

南宁市青秀区滨湖学区举办2024年秋季学期劳动技能挑战赛总决赛,来自学区11所学校的选手同台进行比拼。在低年级组比赛区,11名小选手接受穿衬衣和系红领巾的挑战。小选手们动作迅速,每一个纽扣都被仔细扣上,每一条红领巾都被整齐地系在胸前。中年级组比赛现场,11名小选手围坐在桌子旁,手指灵巧地剥花生,一颗颗饱满的花生仁被剥离出来。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年级组比赛区,22名选手两两搭配组合,他们手持水果刀,熟练地切着各种新鲜水果,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水果拼盘逐渐成形,非常诱人。

劳动“育”见美,“蔬”香润童心。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三实验小学2023级(9)班学生在老师及家长的组织下,带上小锄头、小铲子、菜苗来到校外农场开展冬种活动。学生们有的负责挖坑,把菜苗放进坑里,再填土掩埋菜根;有的负责打水、抬水、浇水。大家分工合作,冬种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此次冬种实践活动,以农场为育人基地,渗透融合了语文、数学、科学、美术、心理等多门课程,让孩子们触摸泥土、感受生命,学习技艺、懂得担当,培养合作精神。

南宁市特殊教育学校迎来了第四届校园丰收节。劳动研学课堂、经验交流、集市等活动丰富多彩。活动中,学生们纷纷下地采收果蔬,再摆放到摊位上售卖。鲜嫩的生菜、油亮的茄子、可爱的胡萝卜、郁郁葱葱的韭菜……各种鲜美的果蔬吸引了老师同学们驻足购买。同学们彼此交流种菜心得,蔬菜售卖一空后,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含义。此外,校园集市的制艾摊位也吸引了不少师生前来体验制作艾条、艾饼、香囊等。

南宁市江南小学珺熙校区的“童耕园”实践基地迎来了无公害蔬菜大丰收。师生们齐心协力,采摘并精心整理各种新鲜蔬菜,包括油麦菜、芥菜、生菜、香菜和香葱等,丰富的蔬菜品种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挑选。义卖现场,“小售货员”热情地向顾客介绍蔬菜的品种和特点,大家在欢声笑语中挑选心仪的蔬菜。现场秩序井然,气氛热烈融洽。

南宁市金阳路小学举办“以‘劳’为美,‘动’见成长”劳动技能比赛。本次劳动技能比赛围绕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技能和家庭劳动技能展开。比赛项目包括:一年级整理书包及衣物、二年级剥玉米、三年级钉纽扣、四年级做多彩汤圆、五年级切水果拼盘、六年级包饺子。寓教于乐的趣味项目,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

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中心小学开展的“蘑”力无限——蘑菇种植校本劳动课程取得大丰收,学生们高兴地采摘蘑菇。今年9月起,学生们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地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栽培技术、营养价值以及市场前景,通过亲手种植、细心照料,见证蘑菇从菌丝到子实体的华丽蜕变。

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以“犇跑青春赛道,逐梦未来征程”为主题的第三十届田径运动会。全体师生满怀激情与活力,共同奔赴这场青春的体育盛会。运动场上,运动员们是绝对的主角。奔跑的运动健儿们如离弦之箭,向着终点冲刺。赛场边,同学们的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激昂的乐章。

迎“篮”而上,以“球”会友。南宁市澳华小学教育集团举办校际篮球联赛,南宁市澳华小学、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西龙小学、南宁市凤凰小学派出队伍参加。本次比赛采用积分赛制。随着一声哨响,3所学校的运动员们为各自学校荣誉而战。他们运球、盖帽、抢篮板、防守……展现了高超的球技,篮球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落入篮球框。观众席上,老师

虽然关于小年的时间、习俗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正是这些地方特色构成了我国丰富有趣的民俗传统宝库。无论什么时候过,无论怎样过,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以及和家人团聚的心情永远是一样的。开开心心、和和气气其实就是小年的过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