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平碉楼:中西合璧建筑群,广东首个世界遗产
广东开平碉楼:中西合璧建筑群,广东首个世界遗产
“我就是黄四郎!”
这句经典台词出自电影《让子弹飞》,而黄四郎的豪宅,正是位于广东江门开平市的铭石楼。这座百年碉楼,不仅见证了电影的辉煌,更承载着华侨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电影场景到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这座被誉为“震撼世界的建筑艺术长廊”的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塘口镇自力村等地,现存1833座。2007年,开平碉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也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百年侨乡的建筑传奇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市的地理环境和华侨历史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常有洪涝之忧。同时,这里曾是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19世纪中叶,美国、加拿大开发西部,修铁路、淘金矿需要大量劳动力,众多五邑乡亲赴海外谋生。华侨们为了家眷和财产的安全,纷纷回乡或汇款兴建居守兼备的碉楼。
铭石楼: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铭石楼位于自力村,建于1925年,占地600多平米,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主楼高五层,呈四方直筒型,墙面平滑,经百年的岁月涤荡,仍掩饰不住一道道沧桑的痕迹。四周古树掩映,树影婆娑,光影斑驳,营造出一种超脱时空的意境。
走进铭石楼,内部装饰和布局令人惊叹。一楼为会客厅,二楼为厨房、书房,五楼以上较为精致,朝东南有一半面积是爱奥尼克柱连廊,古希腊风格,连廊两侧是外突的圆形小阳台,台中间带有射击孔。楼顶是个大平台,砖红色地砖,四边由罗马柱石栏杆围护,中间是一个爱奥尼克柱琉璃顶六角凉亭,虽已沧桑斑驳,但依然别致风雅。
最令人称奇的是,楼里完整保留着主人的生活设施、日常用品和生产用具,古色古香。既有传统的中式家具,又有欧美的洋家具和电器:红木边框大理石餐桌、金丝楠木象牙雕花床、花梨木梳妆台、美国的座钟、意大利的留声机……处处可窥曾经的富奢。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开平碉楼不仅是华侨文化的载体,更是中西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它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秦砖汉瓦建筑风格,成为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瑰宝。在那个动荡慌乱的年代,碉楼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保护了开平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也是当年华人华侨勤俭勤勉、努力拼搏、不畏匪暴、建设并保卫家乡的有力见证。
如今,开平碉楼已成为热门旅游景点,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当地政府采取“扩新不拆旧”的保护政策,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注入了新的生机。游客可以乘坐观光车,聆听导游讲解,深入了解每座碉楼背后的故事。
从《让子弹飞》的取景地,到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不仅是一座座建筑,更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它静静地矗立在岭南大地上,诉说着华侨们的奋斗史,展现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走进开平碉楼,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那段独特的历史,品味着那份中西合璧的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