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攻克脑机接口关键技术,抑郁症精准诊疗实现新突破
中国团队攻克脑机接口关键技术,抑郁症精准诊疗实现新突破
近日,央视新闻“中国新动力”专题报道了天津大学脑机接口技术在抑郁症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这一创新成果由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的刘爽教授团队研发,为抑郁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神工-神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创新突破
“神工-神心”脑机交互机器人系统是刘爽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系统基于情感脑机接口技术,通过非侵入式神经调控实现对抑郁症的精准评估和治疗。系统的核心创新在于独创的Chirp(啁啾)高频稳态响应诱发范式,显著提升了脑电Gamma振荡信噪比,并通过脑电Gamma时频联合特征解码方法,增强了病理特征解码的特异性。
这一技术突破使得“神工-神心”系统能够准确识别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异常,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的生理靶标。目前,该系统已授权和公开3项国际专利,7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软件著作权,并在多地三甲医院完成临床测试,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奖。
抑郁症治疗的新选择:从精准评估到无创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其中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约9500万。然而,传统的抑郁症诊断主要依赖医生的经验和量表评估,存在主观性强、一致性差等问题。因此,开发客观、精准的评估方法一直是精神医学领域的重大需求。
“神工-神心”系统通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对抑郁症患者的客观评估。该系统能够精准测量大脑活动,识别特定的脑功能异常,为抑郁症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比,这种基于脑机接口的治疗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 无创性:无需手术植入电极,通过头皮电极即可完成脑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
- 个性化:能够针对患者个体的脑部活动进行精准调控
- 副作用小:相比药物治疗,避免了化学物质对身体的影响
- 客观评估:提供量化指标,有助于监测治疗效果
科研团队:青年科学家的创新之路
刘爽教授是这一创新成果的主要推动者。作为天津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精神医学中心主任,她带领团队在情感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刘爽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情感计算赋予精神医学更多‘温度’,消弭人机智能交互之间的鸿沟。”
刘爽教授团队的科研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他们主持了近2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研究成果不仅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还入选了北京“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和2024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十大案例。
未来展望:脑机接口技术的广阔前景
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除了抑郁症治疗,该技术还有望在认知退化、阿尔茨海默症、焦虑症、癫痫等多种精神疾病中发挥作用。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教授表示:“脑机接口是一个潜力无穷的小‘哪吒’,在当下已经展现出了不俗的潜力,未来还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脑机接口有望实现更精准的脑功能调控,推动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康复。这不仅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将为神经科学研究开辟新的方向,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医疗进步的重要力量。天津大学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更为全球抑郁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如刘爽教授所说:“投身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火热实践中,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是一件非常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