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数学:从核心概念到解题技巧,专家全方位指导
2025高考数学:从核心概念到解题技巧,专家全方位指导
2025年,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省、自治区将要首考落地。为实现平稳过渡,相关省区组织了适应性演练。数学科适应性测试题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可供依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教学、使用高考全国卷的省区市参考借鉴。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保继光指出,测试卷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核心概念,引导高中数学教学遵循课程标准,突出基本目标,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助力减轻学业负担,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夯实基础:掌握核心概念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概念”一词出现了159次。第一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对于评价,建议“应聚焦数学的核心概念和通性通法,聚焦它们所承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命题原则中指出,“考查内容应围绕数学内容主线,聚焦学生对重要数学概念、定理、方法、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测试卷的大部分试题都强调核心概念和基本计算,引导高中教学扎实实施素质教育,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前7个单选题题干简洁清晰、运算量小,根据相应的概念即可通过基本的计算获得结果。多选题由于得分的规则,对每一个选项均需做出判断。第9题需要熟悉抛物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容易知道A、B、C是正确的,排除D则需要稍微计算一下。第10题主要判别单调性,借助导数,容易得知A、C是对的,B是错的;再根据双曲正切的定义,也易知D是对的。第12题涉及指数和对数的运算,第13题是一个简单的古典概型问题,均考查基本概念和相应的基本计算。第15题是基本的统计计算问题。第16题按照等比数列的定义展开论证即可。第17题研究函数的切线,关注极值的局部性。测试卷试题的每一问基本都离不开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当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Bruner)认为,掌握一门学科就是要掌握这门学科核心的、根本的概念。李邦河院士指出,数学根本上是玩概念的,不是玩技巧,技巧不足道也;在一些难题、技巧上下功夫,恰恰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概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数学理论和数学框架的奠基石,无论是传授数学知识,还是培养能力,都必须以数学概念为基础和前提。更重要的是在认识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中,借助观察、对比、辨析、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活动,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进而有效地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效备考:掌握实用技巧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胡乙格同学(高考数学145分)建议,考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教材是所有知识点和概念的源头,考前确保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深刻的理解。不要忽视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它们往往能够帮助理解和巩固关键概念。同时,可以建立知识框架,将相关公式、定理和性质归类总结,便于快速回顾和记忆。
在解题技巧方面,胡乙格建议学习和应用解题策略,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例如,利用代数变形技巧简化问题,或者通过画图法直观理解几何题目。同时,要进行分类练习,针对数学中的不同题型和难点进行专项训练,帮助在遇到特定类型的题目时,快速调用相应的解题策略。
心态调整:保持积极乐观
面对高考,正常的紧张和焦虑是难以避免的。重要的是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和自信。适当的休息和娱乐能够帮助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保持自信,用平常心面对高考。
时间管理:合理规划复习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临近考试时的疲劳和紧张,确保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高效利用时间,利用好每一分钟,即使是在上下课的间隙,也可以复习一些公式或者定理。避免拖延,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确保每一天都有收获。
考试技巧:注重细节
考试时间有限,如果做不出来先看看自己读没读错题,实在做不出来就先暂时跳过并标记一下。选择填空最好在45分钟内完成,最后两个大题要留出大约半小时,同时还需要留有一定的检查时间,如果是平时做题较慢的同学,考试时就一定要仔细审题,保证做题准确率,马虎比不会更让人难以接受。想要高考数学成绩多得五分,那就要检查是否有“错选”“错涂”“错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检查!检查!检查!
对于选择填空,要结合选项做题,通过选项可能看出出题人的陷阱,能用排除法或者一些实用的结论就别硬算。平时记牢一些二级结论,考试会节省很多时间。做多选题时不会的选项千万要慎选。填空题在计算时不要失误,毕竟填空是没有过程分可言的。
对于大题,采分点要写出来,不要跳步,多余的步骤不要写。一般来说,大题中各小问题之间都是有关联的,当某一小题不会时可以从上下问中寻找突破口。最后两个大题是拉档题,首先第一问是送分题,最后一问一般很有难度,在实在不会的情况下,我们要能写多少写多少,能得一分是一分,但要学会取舍、不要恋战,别在这里耽误太长时间。
克服恐惧:从基础做起
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一位高考复读生通过调整学习方法,成功将数学成绩从50分提升到了102分。他建议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要一味追求正确率,而是要注重积累技巧和理解知识点。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逐步提高数学成绩。
总结
2025年高考数学的备考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 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核心概念,掌握基本计算方法。
- 解题技巧:学习和应用解题策略,进行分类练习。
- 心态调整:保持积极乐观,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 时间管理:制定详细复习计划,高效利用每一分钟。
- 考试技巧:注重细节,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相信通过科学的备考方法和良好的心态,每位考生都能克服对数学的恐惧,取得优异的成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