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爆炸事故背后的化工安全禁令
响水爆炸事故背后的化工安全禁令
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这起事故震惊全国,再次敲响了化工行业安全警钟。事故背后,化工部发布的“41条禁令”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禁令包括禁止在生产区内吸烟、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生产区、禁止在上班时间睡觉、干私活、离岗等行为。通过严格执行这些禁令,化工企业才能有效预防类似悲剧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秩序。
事故原因剖析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嘉宜公司旧固废库内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硝化废料爆炸。这一悲剧的发生,暴露出企业在危险废物管理、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严重漏洞。
“41条禁令”:化工安全的生命线
国务院安委办发布的《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指导服务手册》中,详细列出了41条禁令,涵盖多个关键领域: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核:董事长、总经理等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任职6个月内取得安全培训考核合格证。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操作证,未取证者不得上岗作业。
安全防护距离: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自动化控制与紧急停车系统: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必须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必须具备紧急停车功能。
重大危险源罐区安全: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必须实现紧急切断功能。
液化烃储罐安全措施: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必须按国家标准设置注水措施。
充装系统安全:液化烃、液氨、液氯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液化气体的充装必须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
气体管道安全: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及硫化氢气体管道禁止穿越除厂区外的公共区域。
电力线路安全:地区架空电力线路(35KV及以上)禁止穿越生产区。
在役装置安全设计:在役化工装置必须经过正规设计且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工艺设备淘汰:禁止使用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列出的工艺、设备。
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涉及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场所必须按国家标准设置检测报警装置。
控制室安全要求:控制室或机柜间面向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装置一侧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关于防火防爆的要求。
新法规:全链条安全管理的升级
针对化工行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强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同时,草案还对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管理以及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结语: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
响水爆炸事故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短板。41条禁令和新法规的出台,为化工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安全管理指南。只有严格执行这些规定,才能有效预防类似悲剧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