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中欧班列突破8000列,助力“一带一路”经济腾飞
霍尔果斯中欧班列突破8000列,助力“一带一路”经济腾飞
近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班列年度通行数量首次突破8000列,达到8035列,刷新历史纪录。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欧班列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霍尔果斯: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中国西部的重要口岸之一。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霍尔果斯已成为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据统计,2024年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开行量达8730列,同比增长12.5%,货物过货量达1208.4万吨,同比增长10.9%,均刷新历史纪录。
为保障中欧班列高效通行,霍尔果斯站不断优化运输组织,通过调整人员、机具,协调对接上级部门,与边检、海关等部门共同保障运输环节,有效提升班列通关效率。目前,该站日均通行班列数量达22列以上,已连续11个月通行数量保持在600列以上。
中欧班列:国际贸易的新通道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中国制造”开辟了新的出口通道,也为沿线国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已累计超过4.1万列,通行班列线路总数达到85条,辐射18个国家、46个城市和地区,运输商品种类达200多种,包括日用百货、机电设备、电子产品等。
中欧班列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运输时间。相比传统的海运,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缩短了近一半,而成本仅为航空运输的五分之一。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物流成本,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越来越多的欧洲商品,如汽车、红酒、奶粉等,通过中欧班列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车。
经济引擎:带动沿线国家发展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国际贸易带来了便利,也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以霍尔果斯为例,中欧班列的开通带动了当地物流、仓储、加工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了各类人才汇聚。
新疆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在霍尔果斯口岸做货运代理生意已有8年,代理的商品大到建材、农机具、商品车,小到服装鞋帽、化妆品、电子零件。“前11个月,公司代理的班列已有800余列,同比增长25%。”该公司主管说。
全球视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与欧洲之间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也展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欧班列的稳定运行,为全球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截至2023年底,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00多个城市,运输服务网络覆盖欧洲全境,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表示,中欧班列依托陆桥、向陆而生,有力促进了国家间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展望未来,中欧班列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动力,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