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岭长城首次启用无人机吊运,科技守护文化瑰宝
金山岭长城首次启用无人机吊运,科技守护文化瑰宝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与北京市密云区交界处,全长10.5公里,拥有5座关隘、67座敌楼和3座烽火台,是明长城的精华部分,以其保存完好、敌楼密集、景观独特而闻名,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金山岭长城所在的巴克什营林场是密云水库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生态环境优良,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金山岭长城作为重点区域,其文旅融合业态进一步丰富,为游客提供了更全面的游览体验。
金山岭长城的生态保护工作一直备受关注。近日,承德滦平县在金山岭长城保护修缮过程中,首次使用无人机吊运施工材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对长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创新举措体现了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同时也展示了金山岭长城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
无人机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独特的视角和高效性为文物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无人机能够迅速覆盖大片区域,快速获取文物的三维数据,显著提高扫描效率。对于难以接近或危险的文物遗址,无人机可以避免人员直接接触,降低安全风险。同时,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和扫描设备能够实现高精度测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无人机能够从多个角度和高度对文物进行扫描,获取更全面的数据,有助于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在金山岭长城的保护工作中,无人机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在建筑上空360度旋转扫描,短短几小时就能完成上万平方米的测绘任务,激光雷达可以穿透缝隙准确采集建筑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再现毫米级的图案纹饰等精细结构,而且整个过程完全是非接触的,不会对文物本体造成任何伤害。通过智能建模后处理,这些海量的点云数据可以转化为古建筑的高清三维实景,模型犹如一座数字孪生文物,多角度展示了细节破损状况,为文物修复专家研究病害成因,拟定修缮的预案,提供了可视化的数字蓝本。
金山岭长城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近年来,各地根据自身长城资源特点,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和展示方案,包括核心展示园、风景道示范段和特色展示点等。金山岭长城所在的河北省,作为长城资源大省,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河北加强顶层设计,沿太行山和燕山确定了“两带四段多点”的空间布局,明确了金山岭等核心展示园、集中展示带和特色展示点,全力打造中华文化永续传承的重要载体。
科技创新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无人机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文物保护中的难题,如难以到达的地段、环境监测等,还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视角。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化遗产宣传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力量。
金山岭长城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相得益彰。通过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策略,金山岭长城不仅保护了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还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游览体验。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山岭长城将继续在科技创新和文物保护的双重驱动下,展现其“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