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府古街: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兴化府古街: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这座拥有1400年历史的古街,不仅是莆田市的文化地标,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保存了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大宗伯第、林扬祖故居等,展现了古代莆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街区内的古风古韵、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小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访。无论是漫步在青石板路上,还是品尝地道的莆田小吃,亦或是欣赏匠人们的精湛技艺,都能让你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千年古街的历史脉络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当时兴化军署衙从游洋山区迁到平原,治置莆田县,始筑兴化军城、谯楼等。此后古城逐步形成外“罗城”、内“子城”二重城垣分隔城市的格局。子城的第一道大门,就是谯门,一般会搭建高大的门楼,所以也叫谯楼。兴化古城郡治图中记录着古兴化蜿蜒的护城河内,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环绕围城,民居以古谯楼为中心,棋盘式布局,规整有序,山水点缀其中。
今天的莆田市以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区域,老城区大致保留了与兴化古城旧地图中“子城谯楼+十字街”相似的格局,留有以古谯楼为轴心的前后左右街道纵横,坐北朝南传统空间格局,传有谚语“铜延平,铁邵武,半铜半铁兴化府(又称石兴化)”。宋代城壕、明清护城河、古城街道格局以及古下水道等至今尚存遗迹。
古建遗存与文化传承
作为历朝历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的古城区,街道和建筑物相互定位与呼应,构成了城市的地图指南。古宋城九头十八巷肌理里,文化脉络、宗族里社、科甲传承历历可数:唐末宋初名士陈仁壁居文峰宫前街,后称为文峰陈;陈靖是庙前橄榄陈的开宗始祖;坊巷,宋代称“刺桐巷”,是宋代莆邑名士之官宅府第群;南宋状元、龙图阁学士、参知政事郑侨致仕后迁居于书仓巷;入莆始祖郑氏后代散居英惠巷、金桥巷、大度街、桃巷等地;“玉湖陈”自陈俊卿登进士第之后,其后裔也迁居在城内善裕铺……
“从记事起我就住在这里,从前是五进的大厝,每一进都有很高的门隔开,整个厝共有9个天井,30多户族人住在一起,120间房,还有独立的里弄名字,叫作‘铁树里’。”83岁的陈光熹已经是住在大宗伯第的第六代传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大宗伯第是明代礼部尚书陈经邦的府邸,200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还有27户登记在册,它也是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活态传承的见证。
作为进士之乡,仅兴化府街区就走出了明朝户部尚书陈经邦、清朝陕甘总督林扬祖等260多名进士、2名一品官、8名二品官、14名三品官。街区内现有各级文物建筑18处、历史建筑20处。古民居聚落中,保存着大量民间绘画、雕刻、装饰性工艺品以及精美家具、微型庭院园林等。得益于宋时期发达的手工业,兴化古街的商贸业长期活跃,让街区足以抵御朝代更迭而保有旺盛的市井生命力。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历史文化街区是古文化的承载,也是新居民的生活空间。现代化的古街区应该拥有怎样的一种样貌?“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一方面需要面对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刚性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旅游经济对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功能等的重构需求。”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严龙华介绍,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重在修缮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民生改善与街区活化相促进,以“文化+旅游+传承”定位,塑造街区作为城市核心区的历史文化“金名片”。
从悠远历史到身边故事
凡有坚固城墙的地方,军民就可以此为屏,抵御外来者入侵。公元983年,35岁的地方官员陈靖为此捐出其城中私宅建兴化军署,举家搬到兴化府城隍庙前的橄榄巷,即后来的“庙前街”。陈靖平生重视农事,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以其劝农奏议有功,追赠“尚书左仆射”,在橄榄巷旌表立坊。
1000多年后的2022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重建的“仆射坊”再现了这段历史。作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的历史证据,那一座座牌坊,是文献名邦灿烂文化最显见的遗存之一。
如今,9米多宽,8米多高,气派恢宏、雕工细腻的四个全新的石牌坊分立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坊巷、县巷头尾、庙前街。上刻名士名臣、史学家、状元进士的文献名邦坊,呈现莆田二十四景等自然与人文胜景的壶兰雄邑坊,展现科甲联芳、寄寓吉祥如意的朱紫坊,成为打开莆田历史的一把文化钥匙。
街区规模与布局
街区内有各级文物保护18处、历史建筑14处;有街巷格局保存完好的6条古街,是莆田市传统的商业繁华地段,总长约1326米,大多为清代及近代风格建筑。这些古街格局完整,宅邸古雅,展现了兴化府的人文风情。
游览建议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于2018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保存完好的6条古街,包括庙前、后街、衙后、县巷、大路和坊巷,总长约1326米,多为明清及近代的古建筑。这些古街格局完整,宅邸古雅,展现了兴化府的人文风情。
交通方式:
- 公交:可乘坐公交至附近站点,步行即可到达。
- 自驾或打车:导航至“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即可。
美食推荐:
- 拇指煎包、八国大肠炮、一杯潮茶、秋凤鱼丸、罗酥肉等当地特色小吃。
游览建议:
- 建议周末或假期前往,避开人流高峰。
- 保护文物,不触摸或破坏;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