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规划专家推荐:如何保障家人利益?
遗产规划专家推荐:如何保障家人利益?
遗产规划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根据《2023年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白皮书》显示,超过70%的高净值人群已经开始考虑或已经进行遗产规划。然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个话题似乎仍显遥远。事实上,无论财富多少,合理的遗产规划都能帮助我们实现资产的顺利传承,避免家庭纷争,保障亲人的利益。
什么是遗产规划?
遗产规划是通过法律手段确保个人在去世后其资产按照愿望分配的过程。这包括制定遗嘱、信托和其他法律文件,以减轻税负、避免争议并保障受益人利益。有效的遗产规划能够确保资产顺利转移,保护家人及财富,实现财务和个人目标。
遗产规划的主要工具
遗嘱:最基础的遗产规划工具
遗嘱是一份法律文件,主要目的是在立遗嘱人在生时制定当他们去世时如何将其遗产分配。订立遗嘱有以下好处:
- 立遗嘱人可以委任其信任的人作为遗嘱执行人
- 立遗嘱人可以决定谁是受益人
- 简化及减少申请遗产承办需要出具的文件
- 如立遗嘱人的居籍是在有遗产税的国家及地区,有可能会减少遗产税
在香港,遗嘱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才被视为有效:
- 以书面订立,并由立遗嘱人签署,或由其他人在立遗嘱人面前并依其指示签署
- 立遗嘱人是在2名或2名以上同时在场的见证人面前作出该签署或承认该签署
- 每名见证人在立遗嘱人面前签署该遗嘱
- 立遗嘱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订立遗嘱
- 表明他的意圖是此遺囑在他身故時生效
在纽约,遗嘱的订立也有严格的要求:
- 立遗嘱人必须年满18岁且具有“心智健全”的能力
- 遗嘱必须以书面形式存在,并由立遗嘱人亲自签署
- 签署时需有至少两名见证人同时在场
- 见证人必须在遗嘱上注明日期
信托:更灵活的资产传承方式
信托是也一份法律文件,是用来分配信托成立人资产的。与遗嘱不同的是,信托不仅可以规定死后资产的分配,也可以规划资产如何在生前分配。信托的一般结构是信托成立人设立信托,由受托人为受益人持有财产的合法所有权益,并按照信托成立人的意愿和计划来对受益人进行分配资产。
设立信托的主要目的包括:
- 保护资产免受债权人追债
- 避免法院认证程序
- 实现合理避税
- 确保资产按照设立人的意愿分配
- 为特殊需要的家人(如残障子女)提供长期保障
信托的优点在于其灵活性和隐私性。信托文件不会成为公共档案,可以避免遗嘱认证程序中的公开和繁琐。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类型的信托(如不可撤销信托)会让设立人失去对资产的控制权。
其他工具:保险、赠与等
除了遗嘱和信托,还有其他一些遗产规划工具:
- 人寿保险:可以为家人提供即时的经济支持
- 赠与:在生前将部分资产赠与亲人,减少遗产税负担
- 联名账户:确保配偶或子女可以直接获得账户内的资金
专家建议:如何做好遗产规划
尽早规划:不要等到年老或健康状况不佳时才开始考虑遗产规划。越早规划,选择越多,灵活性越高。
专业咨询:遗产规划涉及复杂的法律和税务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律师或财务顾问的帮助。
定期更新:遗嘱和信托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家庭状况的变化定期审查和更新。
沟通:与家人充分沟通你的规划意图,可以避免未来的误解和纷争。
考虑周全:除了物质资产,还应考虑对数字遗产(如社交媒体账号)的处理。
实际案例:遗产规划的重要性
以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例,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项,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67处942点,公布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596处1599点,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2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3个,备案注册博物馆达到80座,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南京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始终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文化整体形象,取得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守护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强大合力。
遗产规划不仅仅是财富的分配,更是一种责任和爱的体现。它不仅能确保你的资产按照意愿传承,更能为家人提供一份安心和保障。无论财富多少,及早规划,才能让爱延续,让责任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