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2024:平台补贴更直接,消费者追求质价比
双十一2024:平台补贴更直接,消费者追求质价比
2024年"双十一"购物节再次刷新了消费纪录,不仅销售额创下新高,而且购物方式也玩出了新花样。平台活动从10月中旬就开始,持续一个月,让大家预算规划更从容,买得明明白白!
2024"双十一":一场买买买的狂欢盛宴!
还记得去年"双十一"的购物车拉满,剁手剁到停不下来的场景吗?今年的"双十一"又刷新了消费新高度!根据权威数据统计,今年的销售额再创新纪录,不仅如此,连购物方式也玩出了新花样。
- 购物战线更长了!平台活动从10月中旬就开始,持续一个月,让大家预算规划更从容,买得明明白白!
- 补贴更香了!"以旧换新"叠加满减,家电、手机卖疯了!是不是也趁机换了新装备?
- 套路减少,优惠更直接!今年终于不再考"奥数"了!直接减、真优惠,让人买得痛快!
今年的"双十一"不仅仅是商家的比拼,更是消费者心智的争夺战。互联网和数字化平台的支持,让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更加个性化、社交化和互动化。伴随着直播电商的爆发式增长和平台竞争的加剧,购物体验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购物平台大比拼:谁是消费者的最优选?
URC对今年"双十一"开展的问卷调研显示,各大平台的竞争策略各具亮点,吸引了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淘宝/天猫:商品种类丰富,玩法更新颖
作为传统电商的巨头,依然是消费者的首选平台。淘宝/天猫通过覆盖广泛的商品种类、独特的品牌折扣以及丰富的互动玩法,牢牢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尤其是在女性消费者中,服装、美妆类商品依然是最热门的品类。
京东:物流快、品质保障强
京东凭借其无与伦比的物流速度和商品品质保障,赢得了高效购物者的青睐。2024年,京东在家电、数码产品等高单价商品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
拼多多:价格诱人,社交拼单带动消费
拼多多通过简单直接的价格吸引力和创新的社交拼单模式,在年轻人和预算敏感型消费者中表现抢眼。然而,部分消费者对低价商品的质量依然持保留态度。
抖音:娱乐购物,发现新奇好物
抖音依托其强大的短视频和直播带货能力,让"边看边买"成为主流消费体验。消费者尤其喜欢通过抖音发现新奇有趣的商品,但对其售后服务的期待值尚未完全满足。
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平台偏好:
18-24岁:互动性与娱乐性驱动消费
年轻消费者对抖音的兴趣大幅增加,直播和短视频的强互动性成为吸引他们的关键。同时,拼多多的低价策略也深受这一群体欢迎。31-40岁:高效率与高品质并重
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淘宝/天猫和京东。他们看重商品的品质和购物的高效性,特别是在京东购买家电和高科技产品。41岁以上:倾向传统电商平台
中年及以上消费者仍以淘宝/天猫为主要选择,原因在于其丰富的商品种类和熟悉的购物体验。相比之下,其他平台的吸引力较弱。
购物平台消费体验:平均满意度与亮点分析
2024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显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平均满意度整体较高,但问题依然存在消费者普遍对平台的物流效率和促销力度表示认可,但在售后服务、客服响应以及复杂的促销规则方面,仍有较多抱怨。
各平台的相对优势:
淘宝/天猫:商品种类丰富
消费者提到最多的是淘宝/天猫的商品选择,无论是服装、美妆,还是家居百货,都能在一个平台上轻松找到。但对售后服务的满意度提及较少。京东:物流与售后服务表现突出
京东凭借快速配送和专业的退换货服务,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评价。家电和数码品类成为最受青睐的购物领域。拼多多:价格优势明显
消费者对拼多多的价格优惠印象深刻,但售后体验方面的表现仍较为薄弱。抖音:购物娱乐化体验备受好评
消费者喜欢抖音带来的购物乐趣和发现新商品的能力,但对售后保障和物流时效的期望未完全达成。
消费者行为洞察:买买买的背后逻辑
2024年的"双十一"展现了消费者更为成熟和多样化的购物行为,以下特点尤为突出:
提前计划,理性消费
平台活动提前至10月中旬,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这不仅让消费者有足够时间研究商品和规划预算,也使得他们的消费决策更加理性,避免了以往"双十一"促销中的冲动购物行为。"质价比"为核心
消费者愈发注重商品的质量与服务,而非单纯追求低价。购物节不再仅仅是一场"谁的价格更低"的竞争,而是消费者对产品本身价值的重新审视与权衡。品牌方若能提供更高的品质保障,将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技术加持的购物新体验
AI导购、虚拟现实购物等新技术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沉浸式购物体验。特别是在直播电商与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技术成为提升购物趣味性和参与度的重要工具。社交驱动的决策
拼多多的拼单模式、抖音的直播推荐等,充分利用了社交网络的力量,激发了消费者的互动欲望,并通过信任关系链促进消费转化。
今年"双十一"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对价值的追求,以及技术与社交的深度影响,表明消费行为正经历一场由感性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决策转变。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到体验导向型消费者的迁移,反映出人们在购物中更强调个性化和感知价值,这种变化对平台和品牌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年轻人群的互动性需求、高效购物者对品质和效率的关注,都揭示了平台在满足多元化消费场景上的不足和潜力。更深入地理解消费者的选择逻辑,可以帮助品牌优化促销方式、丰富商品种类、提升服务能力,从而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从今年"双十一"中我们还看到,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不仅限于单次交易,而是在整体体验中的多点触发和反复决策。这种动态性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消费者洞察能力,通过数据及时捕捉需求变化,深入理解消费者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能够快速调研消费者、精准洞察其心理的企业,将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决策的速度和落地的效率直接决定了成败。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数据驱动和敏捷决策建立起更深层次的信任和连接,才是未来商业成功的关键。
本文原文来自U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