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盾量子获中国电信入股,量子通信产业化加速
国盾量子获中国电信入股,量子通信产业化加速
近日,国盾量子(688027.SH)股价上涨1.33%,成交额达4.08亿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作为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这一股价异动背后,折射出量子通信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队”入主,量子通信产业化加速
1月8日晚间,国盾量子发布公告,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信量子集团”)通过增发股份,成为国盾量子的控股股东。此次增发新增股份2248.7万股,中电信量子集团直接持股比例达到21.86%,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制40.43%的股份表决权。这意味着,国盾量子结束了一年半的“无主”状态,正式迎来新的控股股东。
根据公告,中电信量子集团斥资17.75亿元,以每股78.94元的价格认购新增股份。作为中国电信的全资子公司,中电信量子集团注册资本达30亿元,虽然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3年度净利润为-13,250.85万元),但其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布局和战略意义不容小觑。
行业前景广阔,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量子通信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量子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4年量子通信将全面推进。在国内市场,2023年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已达14.0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将突破16亿元。全球量子通信产业也在飞速发展,2024年的市场规模从去年的9.3亿美元增至11.8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31.6亿美元。
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从金融到国防,再到医疗领域,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基于量子技术的解决方案。中国电信推出的国内首个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KD)的分布式密码系统,利用量子纠缠原理提供不可破解的加密,建立了覆盖量子密钥分发网、资源池及管理平台的一体化安全机制。
政策支持加码,产业化进程提速
量子通信技术已真正走入应用阶段,并蕴含着改变未来的力量。据麦肯锡《量子技术监视器》报告指出,到2023年全球对量子技术的公共投资总额达到420亿美元,预计量子技术在2035年前将创造高达2万亿美元的收益。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国家队”,中电信量子集团收购国盾量子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暗含着发展量子技术的战略性意义。实际上,从早年间大家对量子技术概念的“不明觉厉”,到而今各地政府将量子技术、量子信息列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些变化表明,量子技术已真正走入应用阶段,并蕴含着改变未来的力量。
未来展望:量子通信迎来黄金发展期
随着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入主,国盾量子有望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获得更强有力的支持。双方计划在量子保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量子计算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量子通信和物联网技术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的“物联之星”评选活动已于10月15日启动,正在吸引着众多AIoT企业参与,为您带来行业的最新动态。一次投票,改变未来,强烈鼓励大家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