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胰腺癌患者自述:如何早期发现癌症信号?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55:0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胰腺癌患者自述:如何早期发现癌症信号?

2023年1月1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透露自己在2021年1月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经过两年的治疗,最终还是在2023年1月11日离世。从确诊到去世,仅仅两年的时间,这位曾经带领我们认识艾滋病、非典、新冠肺炎的专家,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癌王”——胰腺癌。

胰腺癌之所以被称为“癌王”,是因为它具有极高的恶性程度和极低的生存率。据统计,在中国的近十年,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4~6个月!与占据榜首的肺癌相比,胰腺癌的凶险程度可见一斑。

为什么胰腺癌如此难以发现?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或者被误认为是消化系统问题,这导致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据统计,早期胰腺癌的诊断率不足5%,约60%的患者首诊时已发生转移,约30%的患者首诊时处于局部进展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虽然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还是有一些“预警信号”值得我们警惕:

  1. 腹部不适或腹痛:这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容易被混淆为胃肠和肝脏疾病的症状。

  2. 黄疸:这是胰腺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伴有皮肤瘙痒、深茶色尿、大便变灰白色。

  3.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4. 体重锐减:起病之初可见明显消瘦,与缺乏食欲、焦虑和肿瘤消耗等有关。

  5. 乏力:感觉疲倦无力。

  6. 血糖异常:部分患者可伴有持续或间歇低热,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糖异常。

三个真实案例: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案例一:黄疸——李阿姨的警醒

李阿姨今年58岁,平时身体一直很好。但最近几个月,她发现自己的皮肤和眼白开始发黄,小便颜色也变得很深,大便却变得很浅。起初,她以为是肝炎,但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这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经过进一步检查,李阿姨被确诊为早期胰腺癌。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得早,她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案例二:消化不良——王叔叔的疏忽

62岁的王叔叔最近几个月总是感觉胃部不适,吃一点东西就感到饱胀,还经常恶心呕吐。他以为是普通的消化不良,吃了些胃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就没太在意。然而,几个月后,他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体重也急剧下降。最终,他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

案例三:新发糖尿病——张大爷的警惕

70岁的张大爷最近被查出患有糖尿病,但他并没有家族糖尿病史。医生建议他做进一步检查,结果发现他患上了胰腺癌。专家指出,新发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信号之一,尤其是对于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老年人来说,更应该提高警惕。

专家解读:这些症状为何重要?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的专家指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虽然不特异,但如果我们能对这些症状保持足够的警惕,还是有机会及早发现的。例如,黄疸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当它伴随皮肤瘙痒、尿色加深、大便变浅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持续存在,也应该引起重视。而新发糖尿病,尤其是对于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老年人来说,更应该警惕是否与胰腺有关。

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胰腺癌?

虽然胰腺癌的凶险程度很高,但通过以下措施,我们还是可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早期发现的机会:

  1.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2.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有胰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肥胖、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

  3. 关注身体变化:对上述提到的症状保持警惕,及时就医。

  4. 利用新技术:目前,AI技术正在为胰腺癌的早期筛查带来新的希望。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PANDA模型可以通过平扫CT识别早期病灶,而AI结合外周免疫评分iPBIScore则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提高诊断准确性。

胰腺癌虽然凶险,但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尽早治疗。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不要忽视任何看似平常的症状。记住,预防胜于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战胜“癌王”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