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春联里的医者仁心
医院春联里的医者仁心
春节前夕,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开始忙碌起来。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一项特别的任务也在悄然进行——贴春联。与普通家庭不同,医院的春联承载着更多的意义。它不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医者仁心的体现,凝聚着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美好祝愿。
春联,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源远流长。据记载,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创作了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历经千年传承,春联已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底,联合国更是将春节确定为官方假日,让这一文化习俗走出国门,成为全球性的民俗活动。
医院的春联,不同于普通家庭的喜庆,也不同于企业单位的宏大。它既要体现医疗行业的专业性,又要符合春节的喜庆氛围,同时传递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因此,医院的春联往往别具匠心,既展现了医学精神,又饱含温情。
在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们亲手布置病房,贴上春联和福字,让整个病区洋溢着节日的温馨。在河北新乐市医院,骨科主任马京星亲自为出院患者书写对联,送上“健康福”。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病房的走廊上挂满了红灯笼,医护人员用心装扮,只为让留院的患儿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些春联,有的出自专业书法家之手,有的则是医护人员亲手书写。它们或悬挂在门诊大厅,或贴在病房门口,或摆放在护士站,每一副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心意。
“医术精湛除病痛,妙手回春送健康。”这副对联,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医护人员的职业追求和对患者的美好祝愿。上联“医术精湛除病痛”展现了医生的专业精神,下联“妙手回春送健康”则寄托了对患者康复的美好期望。
“杏林春暖花满园,橘井泉香泽四海。”这副对联则运用了传统医学的象征意象。“杏林”和“橘井”都是古代名医的典故,象征着医道高明。这副对联不仅展现了医院的文化底蕴,也传递了医者仁心的精神。
“救死扶伤,医道精诚传千古;悬壶济世,杏林春暖惠万家。”这副对联则更进一步,展现了医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它不仅体现了医院的专业性,也展现了医护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医院的春联,不仅仅是节日的装饰,更是医者仁心的体现。它凝聚着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美好祝愿,传递着温暖和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感受医院对联中的语言艺术,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