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药品集采五年:从试点到全覆盖,医药行业迎来大洗牌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20: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药品集采五年:从试点到全覆盖,医药行业迎来大洗牌

2024年12月,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奉贤开标,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自2018年“4+7”带量采购试点以来,国家药品集采已历经九批十轮,覆盖374个品种,平均降幅达48%-59%,显著减轻了患者用药负担。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深化,药品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医药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01

政策演进:从试点到全覆盖

带量采购政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8年,当时国家医保局组织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试点,首次尝试“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新模式。试点取得成功后,集采范围迅速扩大,从最初的11个城市扩展到全国,从单一品种扩展到多个治疗领域。

2024年,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加强区域协同 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的通知》,提出将省级联盟采购提升为全国性联盟采购,重点覆盖采购金额大、覆盖人群广的“大品种”。同时,鼓励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参与集采,进一步扩大集采覆盖面。

02

市场变革:仿制药洗牌,创新药崛起

带量采购政策对药品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终端药品销售规模首次突破1.8万亿元,同比增长5.2%。然而,这一增长背后是市场结构的深刻调整。

仿制药市场受到显著冲击。据统计,2023年,国采使仿制药市场较2019年蒸发了1625亿元,由2019年的3487亿元下降到2023年的1862亿元。与此同时,新药市场却逆势增长,较2019年增加了895亿元,由2019年的49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389亿元。

这一“腾笼换鸟”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的变化上,还推动了创新药的快速发展。2023年,最大的创新药销售额已突破90亿元,百济神州的百悦泽(泽布替尼)销售额达到93亿元,成为全国首个获美国FDA批准的创新药。此外,恩必普(丁苯酞,石药)销售额达60亿元,福可维(安罗替尼,正大天晴)销售额达40亿元,一批创新药大品种正在快速崛起。

03

企业转型:从“销售驱动”到“创新驱动”

面对集采带来的市场变化,医药企业纷纷调整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恒瑞医药为例,该公司在集采压力下实现了华丽转身。

自2018年起,恒瑞医药的仿制药在多批次集采中面临价格调整,部分品种中选价降幅显著,一度对其营收产生冲击。然而,该公司积极投身创新药研发领域,成果斐然。2024年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已接近整体收入的50%,且呈现出33%的强劲同比增长态势。

研发投入方面,恒瑞医药始终不遗余力。仅2024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8.6亿元,同比增长26.2%。丰富的研发管线为其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正在申报注册上市的7款创新药,到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的众多项目,无不展示着其深厚的研发底蕴。

国际化战略亦成为恒瑞医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其license-out合作频繁,先后与默克公司、美国Hercules公司等达成合作协议,加速了海外市场的拓展步伐,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04

渠道重塑:处方外流加速,院外市场兴起

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不仅改变了药品市场的竞争格局,还加速了处方外流的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集采开启后,药品在医院的销售额占比下降了6.1个百分点(由2018年的67.4%下降到了2023年的61.3%),在药店的占比则增加了6.4个百分点(由2018年的22.9%提升到了2023年的29.3%)。

这一变化也影响了外资药企的市场策略。在医院市场,外企份额从2018年的30.1%下降到了2023年的27.3%;而在药店渠道,外企份额则从2018年的19.7%上升到了2023年的24%。部分原因是集采主要在院内进行,对院外药店波及尚小,在前期也未广泛院内外价格联动,尤其在第五批国采大量纳入注射剂之前,前四批国采的主要是适合在院外销售的口服药。所以,口服原研药凭借其长期积淀的品牌效应、完善的销售团队和政策、患者的粘性,尤其是药店与厂家利益最大化的共同诉求,而致原研药在药店仍能维持一定的销售,其销售数量在本通用名的占比甚至还可翻倍,而仿制药因多非独家,即使在集采前也没有立志创立自身品牌的长远规划。

05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集采政策的不断深化,医药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创新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由于创新药受药品集中采购的影响较小,通过新给药途径、剂型对儿童等特殊人群设计的药物通常竞争强度较小,进入集中采购的可能性也较小。另一方面,对于仿制药而言,竞争策略的制定需要更加谨慎。若产品大概率会进入集采,企业在产品开发时就需要更注重工艺技术的成本控制,以确保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院内市场受到严格监管的背景下,院外市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与院内市场相比,院外市场存在一定的空间,为药品销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此外,随着陕西、江西、江苏等地积极推动集采药品的“三进”,“以量换价”的效应将更加显著,标外市场的空间将逐步被压缩。这也在无形中鼓励了更多企业投身于集采之中,而非盲目追求标外市场。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药品价格的持续走低考验着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同时也对药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药品质量,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此外,随着集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可供选择的大品种数量可能逐渐减少,企业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总体来看,带量采购政策已成为推动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药品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医药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竞争策略和产品布局,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同时,政府也需要继续完善集采政策的相关配套措施和监管机制,确保集采政策的顺利实施和落地。通过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共同努力,推动医药行业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