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山海和鸣奏响生态保护进行曲
防城港:山海和鸣奏响生态保护进行曲
近日,“2024年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实地探访该市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防城港市是一座既沿海又沿边的城市,拥有537公里的海岸线。冬春交换时节,记者跟随活动走进该市西湾红沙环海岸线,这里连绵的绿意与蔚蓝的大海交相辉映,空中不时有白鹭展翅起舞,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前,这里岸段护坡裸露,海堤上下废弃水泥块、砂石等垃圾随处可见,红树林和滩岸植被日益萎缩退化。”防城港市海洋局副局长唐上平介绍。曾经,西湾红沙环海岸受到海浪、风暴潮及周边城市建设的影响,海岸侵蚀严重,生态功能缺失,严重影响了海域的生态景观。
2012年,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整治修复项目被提上日程。防城港市对该海堤进行生态护岸、置石驳岸、修建木栈道、半红树群落恢复等,实现有效防止海浪和风暴潮的侵蚀,恢复海洋自然生态平衡。“项目摒弃了传统海堤的设计与建设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海堤的原有功能,又突出了防灾减灾与生物生态的高度结合。”唐上平说。2023年,防城港市西湾红沙环海堤生态化建设案例入选全球八大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
坐落在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山新村的山心沙岛绿树成荫,是广西沿海重要的水鸟迁徙栖息地。但此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全岛由沙质土壤堆积形成,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原岛体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面临海岛灭失的风险。2016年,防城港市启动山心沙岛生态岛礁项目,内容包括建设生态挡沙堤、岛体补沙及沙滩修复、原有植被修复保护、植被种植等。经过治理,目前山心沙岛生态系统完整,植被葱绿、滩涂生机盎然,同时拥有林地、红树林、泥质滩涂、沙滩等优质且丰富多样的滨海湿地生境,成为当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平台。
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多部地方性法规,为防城港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以法治力量推动防城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江坡村位于广西防城港市十万大山北麓,紧邻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民多为瑶族,100多年前迁居于此。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林业资源有着紧密的关系,依赖度较高。当地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为八角和玉桂经营、采割松脂等。农户林业经营以经济收益为重,林业树种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思维。近些年,当地林业病虫害(如炭疽病)频发,村民的防治手段主要依靠农药。同时,社区忽视文化、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治理理念,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待增强。
2023年1月以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GEF SGP)的支持下,防城港市志愿者促进会与江坡村委会合作开展“广西防城港瑶族社区农林系统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项目”。项目基于社区需求,秉承社区为主体的理念,通过营造公共空间,增进社区村民的交往互动,撬动社区自组织的形成;通过组织村民学习交流,提升村民的自主发展意识;通过社区构建环境与资源的公共管理制度,促进社区保护环境、可持续利用资源;通过林下种植适合当地的药用植物,探索生计多样化。
漫步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栈道上,只见成片的红树林在海风中摇曳,白鹭于林间悠然地飞翔,轻盈而自由。“过去,人们对红树林还没有什么概念,由于围海造田、乱砍滥伐、病虫害侵袭等,红树林面积一度锐减。而现在,人们对红树林愈发了解、重视了起来。”汤乔是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教科研科负责人,在守护红树林的这十年里,她见证着人们对红树林保护意识的变化。
为了保护红树林,竹山村成立了海洋卫士志愿服务队,定期对海洋垃圾进行清理。“我们的人大代表积极向各级人大献言献策,积极参与红树林的保护。”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党总支书记、市人大代表黄粹松说。保护,就是最好的恢复。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发现问题及时联合当地党委政府进行专项整治,红树林的有林面积显著提高。保护区还开展珍稀濒危红树树种繁育工作,近年来培育的红树林濒危物种小花老鼠簕经滩涂种植后成活230多株,实现广西小花老鼠簕种群增长约12.5%,保护区濒危红树林榄李育种试验,撒播种子约25000粒,现累计出芽约3000株,发芽率约12%,濒危树种保育成效显著。
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韦凤珍介绍,自2016年以来,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并颁布实施了《防城港市海岸带保护条例》《防城港市防城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等5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地方性法规,从海岸带保护、城市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方面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初步构建了防城港市陆域、海域、江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屏障。防城港市还在广西率先设立红树林林长,构建了以林长推进全市红树林管理的运作体系;防城港市公安、林业、海洋、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建立权责清晰、高效联动的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保护红树林中的作用,凝聚合力,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守护红树林资源。
生态优良的防城港市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罗盛摄“看,那边好多白鹭!”站在防城港西湾红沙环生态海堤的观鸟亭上,市民王先生兴奋地用相机镜头对准在红树林中翩翩起舞的白鹭。在他看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现今在防城港不时可见,而眼前犹如绿色海浪的红树林,正在书写更多万物共生故事。
2018年1-9月份,防城港市接待国内游客2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79%;国内旅游消费178.9亿元,同比增长38.6%,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80%;接待入境旅游者13.4万人次,同比增长5.69%,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72.5%。国际旅游消费4923.3万美元,同比增长11.6%,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71.4%。第四季度,我委将全力以赴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防城港市旅游经济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获批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近半年来,社会各界热议试验区,投资商纷至沓来考察投资试验区,游客慕名而来试验区,推进了防城港旅游业的发展。2018年1-9月份,我市接待国内游客2011.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79%;国内旅游消费178.9亿元,同比增长38.6%,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80%;接待入境旅游者13.4万人次,同比增长5.69%,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72.5%。国际旅游消费4923.3万美元,同比增长11.6%,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71.4%。第四季度,我委将全力以赴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近年来,防城港市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这一系列举措使得防城港市在生态保护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