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亿票房背后:张艺谋如何用《满江红》突破自我
45亿票房背后:张艺谋如何用《满江红》突破自我
2023年1月22日,张艺谋的新作《满江红》在中国大陆上映,这部集剧情、喜剧、悬疑和古装元素于一体的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艺术表现和社会意义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作为张艺谋近年来的代表作之一,《满江红》展现了导演在叙事手法和思想深度上的不断创新,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电影艺术的不懈追求。
创作背景与拍摄过程
《满江红》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南宋绍兴年间,讲述了岳飞死后四年,金国与宋朝之间的密信引发的一连串阴谋与斗争。为了真实还原这段历史,张艺谋选择在山西省太原古县城进行拍摄。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其白墙黛瓦的建筑风格与电影中的英雄古城风格相契合。具体来说,影片的取景地位于太原古县城东北角的一处五进院,这个场地是为了拍摄电影而特别搭建的。此外,太原古县城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也因为电影的热映而变得更加热门。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换装拍照,感受电影中的场景和氛围。影视基地在电影公映当天同步开放,让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电影的拍摄地,增加了旅游的吸引力。
在拍摄过程中,张艺谋对细节的把控达到了极致。例如,主要人物小兵张大,作为南宋时期的普通士兵,上身铠甲只到胳膊肘,而且里面没有内衬,突出的就是小人物;而另一位主要人物亲兵营副统领孙均,作为有小权的军官,他有自己的佩刀,上身是包裹严实的铠甲,不是块一块拼接而成,而是一整块,在这方面副主管武义淳等武官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南宋士兵的形象;另外,歌姬瑶琴服装——红色与绿色,“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出场也让我们欣赏到宋代妇女很喜欢的高髻。
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在拍摄《满江红》时曾计划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这种手法虽然能带来独特的观影体验,但其技术要求极高,可能会影响故事的流畅性和人物情感的表达。经过深思熟虑,张艺谋最终选择放弃这一手法,以确保影片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达到平衡。这种选择体现了导演对剧情、人物与视觉效果的全面考量,以及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
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作为一位以色彩运用见长的导演,张艺谋在《满江红》中再次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影片的整体色彩基调延续了张艺谋一贯的“讲究”风格,在影调方面特征明显。在前半段选择了偏青灰青蓝调的影像风格,与故事结尾的暖色形成对比。电影前段的时间是黎明前的一个时辰,所以黎明前的夜景呼应着宫内大院的瓦墙,营造出一种具有质感的 “中国青”,配合演员黑灰的服化造设计,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悬疑色彩。而到影片最后五分之一的部分故事进行到天亮,整个画面也从暗淡的青灰转到明亮的暖黄,而此时故事的悬疑点已经逐渐揭开,影片的表达意蕴也已呈现出;来,电影此时亮度的变化升华了家国和民族情怀的主题,增加了“拨开迷雾重见天日” 之感,影片用艺术的手法对历史进行了新的诠释,让观众在了解历史人物的同时又产生了情感的触动,这种影调据官方透露是在白天拍的,这种白天拍成夜晚的手法在好莱坞电影中也曾有过,这也恰恰说明了国产电影的革新,手法上的成熟。
在音乐处理上,《满江红》也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影片采用了歌剧演唱型的原声,但在中国风的音乐中融入了康素的现代电子乐,使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每当剧情出现转机,主角再一次展开调查的时候,就会用到这一幕来烘托气氛,强劲的音乐节奏伴随着演员们焦躁不安的脚步,急促的锣鼓点、豫剧的快速流水板唱段,再加上摇滚、电子音乐的运用,让配乐变得非常有感染力,巧妙的配乐设计,让历史的故事不再那么枯燥,加入了喜剧元素,既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也能调整电影的节奏,达到了历史、喜剧和悬疑的一种平衡。
市场表现与观众反响
《满江红》在2023年春节档期间上映,与《无名》《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深海》等优秀影片同台竞技,最终以45.44亿的票房成为当时的票房冠军,这一成绩使其在中国影史累计票房中位列第六位。具体来说,《满江红》的市场表现非常出色,它不仅在春节档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创下了历史第二高的票房成绩。影片的累计观影人次达到了9178.0万,这个数字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张艺谋近年创作风格的变化
从早期的《红高粱》到现在的《满江红》,张艺谋的电影风格经历了从色彩斑斓到内敛沉稳的变化。他不仅在电影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在叙事手法上不断创新,从民族叙事转向个人表达。张艺谋的电影生涯如同一场光影之旅,不断探索和突破自己,为中国电影界树立了新的标杆。
《满江红》作为张艺谋的最新作品,自上映以来便受到了广泛关注。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张艺谋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体现了他对电影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在影片中,张艺谋通过悬疑、喜剧等元素的融合,展现了岳飞死后四年的政治阴谋与人性斗争。这种创新性的叙事手法,使得影片在保持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和娱乐性。
张艺谋在采访中提到,《满江红》的拍摄让他体会到喜剧演员的不易,他们的职业精神和对角色的投入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张艺谋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体现了他对电影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近年来,张艺谋的作品逐渐从“晚会型”过渡到“小品型”,更注重人物对白和片段驱动叙事。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满江红》中,也在其后的《第二十条》等作品中得到了延续。
总体而言,《满江红》是张艺谋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艺术上展现了导演的创新精神和对电影艺术的不懈追求。这部电影的成功,再次证明了张艺谋作为中国电影界重量级人物的地位,以及他对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