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9月油价跌至3年新低,中国石油H股重挫6%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4: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月油价跌至3年新低,中国石油H股重挫6%

2024年9月4日,全球石油市场经历剧烈震荡,国际油价显著下跌,导致中国石油H股股价重挫近6%。此次股市下滑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迹象,特别是美国制造业的放缓。市场对中国、欧洲及北美石油需求增长乏力的担忧加剧,欧佩克+增产可能性进一步引发投资者恐慌。高盛下调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使市场预期与现实间的关系愈加紧张。面对这种局势,投资者需高度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石油市场供需动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01

油价暴跌的多重因素

此次国际油价暴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供需关系来看,原油供应持续增加,而需求却因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黯淡而出现萎缩。供应方面出现两大变化,或将深刻影响世界石油供应格局。一是欧佩克以及“欧佩克+”改变限产保价策略,开始规划提高石油产量。二是南美洲原油产量正大幅提高,成为世界石油供应新的增长点。

上周,纽约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创下2023年10月以来的最差周表现,当周下跌8%。本周,油价依旧低位震荡,9月10日油价显著下跌,WTI期货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大跌4.31%和3.69%。后两日连续反弹,9月12日,WTI期货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收于68.97美元/桶和71.96美元/桶。近几周来,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已经接近3年来的底部,市场观望气氛浓重。

国际原油市场动荡带动市场投机资金加速出逃。9月3日交易所数据显示,当周对冲基金和其他投机基金纷纷加速抛售,尤其是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货合约;不少基金经理将其整体净多头仓位(看涨和看跌之间的差额)大幅削减至2011年交易所开始汇编此类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WTI原油净多头仓位减少6.2万手至12.5万手,布伦特原油净多头仓位当周几乎减半至4.2万手左右。自今年7月初以来,交易员的看涨押注已减少了一半以上。可见,市场看跌情绪积累到现在开始释放,引起跟风抛售。

国际油价走低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原油供应持续增加,而石油需求却因世界经济增长前景黯淡而出现萎缩。市场看空的理由有两条,一是世界主要经济体数据不尽如人意,美国经济放缓迹象明显,整个东亚地区的原油需求也有下降趋势;二是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即OPEC)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OPEC+)成员国将在明年年初增产,由此带来的供应过剩担忧进一步打压油价。即使“欧佩克+”会议决定将原定的增产计划从10月份推迟至少两个月,也无助于扭转看跌的市场情绪,油价在消息宣布后继续下滑。

从目前情况看,美国经济表现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是影响国际油价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美国劳工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美国非农新增就业14.2万人,不及预期的16.5万人,7月份数据从11.4万人大幅下修至8.9万人,6月份数据下修了6.1万人,表明劳动力市场仍未走出泥潭。失业率从7月份的4.3%下降至8月份的4.2%,与预期持平,为今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从行业角度来看,8月份就业增长主要集中在建筑、医疗保健等行业,其中仅建筑业就业岗位就增加了3.4万个,医疗保健业增加3.1万个。与此同时,制造业明显恶化,8月份就业岗位减少2.4万个,远远高于预期的减少0.2万个。其他主要行业情况变化不大,包括采矿业、批发零售、运输和仓储、信息、金融活动、休闲和酒店等就业与预期持平。

好坏参半、略显疲软的数据再次引发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然而,该数据也为美联储降息铺平了道路。美联储表示,美联储在保持价格稳定和实现最大就业这两个目标上已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胀率逐步朝着2%目标迈进,现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是合适的。市场则预计美联储9月份降息50基点的可能性过半。也正因如此,美国就业数据发布后,2年期美债收益率短线下行,标普500指数期货保持低位,美元则延续跌势。同时,世界石油市场也充满疑虑,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放缓,石油需求在夏季需求高峰期却表现疲软,再加上亚洲上半年石油进口有所减少,从而抑制了油价上涨空间。

供应方面,出现两大变化,需要密切关注。一方面,欧佩克以及“欧佩克+”正在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限产保价策略,开始规划提高石油产量,以满足成员国增加收入的要求。“欧佩克+”长期以来一直坚称,其减产计划是暂时的,取决于市场平衡状态。为此,一些成员国不得不放弃世界石油市场份额以达到限产要求,另外一些“欧佩克+”成员国则因没有完全遵守生产配额而获利,例如伊拉克8月份的产量仍比承诺的配额产量高出32万桶/日,造成内部矛盾激化。与此同时,其他非“欧佩克+”成员国不受约束,抢占了“欧佩克+”自愿放弃的部分市场份额。

当前原油价格对于“欧佩克+”大多数成员国来说已经太低,据说每桶80美元甚至每桶90美元才能保证各国的预算平衡。同时,欧佩克对2024年石油需求增长较为乐观,即今年石油需求将增加200多万桶/日。然而事与愿违,欧佩克只能自行调整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最新消息是,“欧佩克+”会议决定从明年开始谨慎地减少自愿减产产量,市场供应量将增加18万桶/日。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如果开足马力生产,那么,世界石油市场又将重新洗牌,直到找到新的平衡点。

另一方面,南美洲的原油产量正在大幅提高,成为世界石油供应新的增长点。据统计,巴西今年7月份原油产量环比将增加10.7万桶/日,产量将达到352万桶/日,预计巴西石油平均出口量今年将达到376万桶/日。预计明年巴西石油产量将增长近40万桶/日,到2025年平均产量将超过390万桶/日。传统石油大国委内瑞拉8月份原油产量为93万桶/日,并延续月度稳步增长的趋势。自2023年四季度美国对委内瑞拉首次放松制裁以来,该国原油产量逐步增加,预计今明两年产量将保持增长。阿根廷石油生产表现突出。今年二季度,该国石油产量同比增长超过7%,平均产量达到69.1万桶/日。预计今年和明年将是阿根廷石油产量强劲增长的年份,增长率将分别约为8%和13%,明年下半年石油产量将突破80万桶/日的大关。

02

中国石油H股重挫6%

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影响,港股石油股跌幅居前。截至发稿,中石化(00386.HK)重挫逾6%,中石油(00857.HK)跌超3%,创两个月以来新低。昆仑能源(00135.HK)、中海油(00883.HK)跟跌。

03

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市场对全球经济和需求前景仍不乐观,利空忧虑仍在持续。9月10日晚间,欧佩克发布了最新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下调了对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这是该组织连续第二个月下调预期。欧佩克预测,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增长203万桶,低于此前预测的211万桶/日;2025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增长174万桶,低于此前178万桶/日的预测值。欧佩克表示,石油需求目前仍处于健康水平,远高于疫情前140万桶/日的历史平均水平。这得益于强劲的航空旅行和公路交通,以及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稳健增长。

综合来看,由于目前中国、日本炼厂的原油采购需求偏弱,9月份开始欧美炼厂也将进入传统秋季检修,需求偏弱格局或持续。短期原油价格受利空共振影响持续下行,或将继续考验下方支撑。

从宏观经济来看,数据显示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增加9.9万人,创2021年1月以来最小增幅。投资者对能源需求前景以及经济形势的担忧进一步加重了油价的下行压力,国际原油价格跌幅不断拉大。随后,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且超市场预期,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9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目标范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5%,这是自2020年3月以来美联储的首次降息,也标志着由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向宽松周期的转向。在这4年间,美联储共加息11次,基准利率从0%0.25%持续加到5.25%~5.5%。美联储降息当日,布伦特和WTI油价均冲高回落,第二天收涨1.58%和1.77%。截至9月20日,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为74.49美元/桶,周环比上涨4.02%;WTI期货结算价为71.00美元/桶,周环比上涨3.42%。在降息提振预期的影响下,油市最终有所回暖。考虑油市较为纠结的走势,目前多头力量或稍显不足,对明年需求的担忧和后续主要产油国供给的高不确定性依然主导市场。

在供应端,主要产油国宣布延长自愿减产措施至11月底,也就是说,11月底之前“欧佩克+”220万桶/日的减产仍将继续执行,且伊拉克等多个产油国表示将进行补偿性减产。9月5日,欧佩克发表声明说,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将原定本月底到期的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11月底,从12月初开始逐月回撤这部分减产力度,但将视市场情况灵活把握回撤减产的节奏。声明说,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8个“欧佩克+”成员国当天举行线上会议,作出以上决定。声明还说,8国在会上强调了完全遵守自愿减产目标的决心,今年初以来产量超出配额的伊拉克和哈萨克斯坦两国也再次确认将履行补偿性减产义务。上述8国最初于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今年6月初,8国宣布将这部分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9月底,之后将视市场情况逐步回撤这部分减产力度。9月15日,美国海上能源监管机构表示,受飓风“弗朗辛”影响,美国墨西哥湾联邦水域近五分之一的原油和28%的天然气处于停产状态。美国安全与环境执法局根据生产商报告估计,能源生产商已停止美国墨西哥湾海域每天33.869万桶石油和近5.15亿方英尺天然气的生产。此外,黎巴嫩与以色列的潜在冲突风险仍在,中东局势不稳定性难以消除,潜在供应风险仍然存在。

在需求端,美国传统燃油消费旺季通常在5月下旬至6月初开启,在7、8月进入高峰期,9月上旬陆续结束。随着美国传统燃油消费旺季结束,市场对全球经济和需求前景仍不乐观,利空忧虑仍在持续。9月10日晚间,欧佩克发布了最新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下调了对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这是该组织连续第二个月下调预期。欧佩克预测,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增长203万桶,低于此前预测的211万桶/日;2025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增长174万桶,低于此前178万桶/日的预测值。欧佩克表示,石油需求目前仍处于健康水平,远高于疫情前140万桶/日的历史平均水平。这得益于强劲的航空旅行和公路交通,以及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稳健增长。

综合来看,由于目前中国、日本炼厂的原油采购需求偏弱,9月份开始欧美炼厂也将进入传统秋季检修,需求偏弱格局或持续。短期原油价格受利空共振影响持续下行,或将继续考验下方支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