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岭郊野公园开园:矿洞变博物馆,打造深港生态新地标
红花岭郊野公园开园:矿洞变博物馆,打造深港生态新地标
香港第25个郊野公园——红花岭郊野公园正式开幕,修建了两条郊游径,游客可以欣赏到深圳梧桐山风景区,以及特别的野生动植物,最特别的是园内将设有开放式博物馆。
与深圳梧桐山山脉相连
红花岭郊野公园位于新界东北沙头角,面积约为530公顷,北面与深圳梧桐山风景区的山脉相连,南面邻近八仙岭郊野公园。红花岭拥有丰富的自然生境,包括次生林、灌木及高地草原,亦有不少高保育价值的物种,例如红杜鹃、土沉香、大草莺及灰伏翼。连绵的山岭及纵横交错的天然溪涧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栖息地,而且在地理位置上和深圳梧桐山一脉相连,形成连接两地的生态廊道。
红花岭与深圳梧桐山。(图片:渔护署提供)
莲麻坑铅矿洞将成景点
红花岭郊野公园内有曾生产方铅矿的矿洞,是本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最大规模的采矿系统之一,提供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莲麻坑铅矿洞现正进行活化工程,使其成为开放式博物馆,让公众了解当地从前工业采矿历史和蝙蝠生态,工程预计于2024年底完成。
莲麻坑铅矿洞。(图片:渔护署提供)
郊野公园内修建远足径网络、郊游地点、观景点等康乐配套设施现正修建。目前已经有开放两条郊游径——红花岭郊游径及莲麻坑郊游径,入口分别位于沙头角山咀和莲麻坑村。
红花岭郊游径保留军事遗迹
红花岭郊游径现时仍存留不少军事遗迹,例如二战日占时期,日军防备盟军反攻而修筑的机枪堡及战壕。沿郊游径上行登上亚公角,可以遥望沙头角以至深圳盐田风光。登上二峒、三峒,再沿山脊线一直走至红花寨,向东可欣赏鹿颈、南涌、印洲塘的景致,向北可饱览深圳梧桐山。到达观景点则可远眺八仙岭、黄岭群山。每逢春天,红花岭山头上开满红杜鹃,漫山映红;冬季则芒草扬逸,打卡一流。
红花寨远眺山岭。(图片:渔护署提供)
莲麻坑郊游径边疆风貌各异
至于莲麻坑郊游径,起步点莲麻坑村是一条有超过三百年历史的客家村落,仍保留原始的乡村风貌。郊游径有绿油油山峦、风水林、昔日梯田痕迹、麦景陶碉堡(矿山)。七座沿深圳河建筑的麦景陶碉堡,昔日曾被委以重要的边防任务。碉堡已完成历史任务,2009年被评定为二级历史建筑。终点红花岭南坡被高地草原覆盖,北坡为次生林,与深圳梧桐山风景区山脉相连,还可以看到不少高保育价值的动植物物种,例如红花岭郊野公园标志上的红杜鹃与大草莺。
红花岭与深圳梧桐山一脉相连。(图片:渔护署提供)
此外,红花岭郊野公园位置偏远,山势崎岖,沿两条郊游径游览需步行约四至五小时,渔护署提醒市民应按自己的体力和远足经验,并留意天气情况计划行程。市民应结伴同行,并实践「行山有道」远足礼仪保护郊野,包括自备可重用水樽和毛巾,以及「自己垃圾自己带走」。
红花岭郊野公园种植高保育价值的物种——红杜鹃。(图片:渔护署提供)
红花岭郊野公园是高保育价值的物种大草莺的栖息地。(图片:渔护署提供)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地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