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境外债重组新进展:资产处置助力债务削减
碧桂园境外债重组新进展:资产处置助力债务削减
近日,碧桂园披露了境外债重组的最新进展,与七家知名银行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达成共识,重组提案一旦落实,有望最多减少116亿美元债务。此次重组提案包括多种债务转换选项,如现金回购、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等,债务到期时间最长可延长至11.5年,加权平均借贷成本将降至每年约2%。碧桂园正积极推进资产处置,以支持债务重组和保交房工作,显示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债务重组:最大规模削减116亿美元
1月9日晚间,碧桂园在港交所披露了境外债重组最新进展。公司已与七家知名银行(均为碧桂园长期业务伙伴)组成的协调委员会达成共识,形成境外债务重组提案。该提案若得以落实,有望最多减少116亿美元债务,将使碧桂园实现大幅去杠杆化。这其中,包括将债务到期时间最多延长至11.5年以及降低融资成本,目标是将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从重组前的每年的约6%,降低至重组后的每年约2%。
多种债务转换选项
该重组提案将向债务持有人、贷款人提供多个经济选项,将债务转换为现金(通过要约回购)、强制性可转换债券、新票据或贷款融资(连同新票据统称“新债务工具”),以配合债权人不同偏好及需要。具体来看,碧桂园向债权人提供的5个选项包括:
- 选项1:在交易生效日,将债权人所持债务通过要约回购出售予碧桂园,以换取现金,但价格较债务的面值存在折让。
- 选项2:纯粹股权化,将采取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形式。
- 选项3:年期延长及部分股权化(以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及票据或贷款融资的形式)。
- 选项4:年期延长并设有本金削减(以票据或贷款融资的形式,最终到期日为参考日期后9.5年)。
- 选项5:仅延长到期日,不设本金削减(以票据及或贷款融资的形式,最终到期日为参考日期后11.5年)。此外,若干选项将设有上限。
资产处置:出售长鑫科技股权
在资产处置方面,碧桂园近期完成了对长鑫科技股权的出售。根据公告,碧桂园一家间接非全资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卖方,与买方合肥建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长鑫科技订立股份转让协议。买方同意购买销售股权(相当于长鑫科技约1.56%的股本权益),总代价为20亿元。于出售事项完成后,碧桂园将不再于长鑫科技拥有任何权益。
未来展望:保交楼与良性循环
碧桂园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积极采取措施自救,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努力促进销售、盘活资产,为保交房提供资金支持,进而促进公司整体运营的良性循环。具体举措包括筹集保证项目开发所需支付的资金,尽最大努力做好销售,匹配市场需求制定对应供货计划。
华泰证券分析师认为,出险房企债务压力减轻,一方面有利于房企本身基本面改善,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出险房企能获得更多资源用于保交楼,降低近年行业层面“期房”的信任问题,改善新房销售预期。
业内人士指出,推动债务重组工作,不仅是房企应对当前困境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为未来发展铺平道路的关键一步。长远来看,债务重组得以推进,不仅有利于业主、员工,也将使债权人和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得保障。
分析师认为,若碧桂园债务重组能顺利达成,将有助于修复其资产负债表,大幅延长债务的偿还期限,并为公司经营状况的根本改善奠定基础,同时这也将为其他房地产企业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