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清理“沉睡账户”:长期不用或影响信用
多家银行清理“沉睡账户”:长期不用或影响信用
近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将对“沉睡账户”开展提醒提示工作。这一举措引发了公众对个人银行账户管理的关注。那么,长期不用的借记卡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是否真的会影响个人信用评分呢?
借记卡的费用政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借记卡的相关费用政策。根据最新信息,银行借记卡的年费一般为10-15元/年,小额账户管理费则为3-10元/季度。这些费用看似不多,但如果长期不用的卡积累了大量欠费,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不过,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自2017年8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规定,一个人在每一家银行都可以享受一张银行卡减免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政策。此外,代发工资、社保、医保等特定账户通常也会减免相关费用。
沉睡账户的安全隐患
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期不用的借记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43.63亿户,人均持有银行卡6.93张。在这些账户中,有不少已经沦为“沉睡账户”。
“沉睡账户”主要是指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这类账户由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容易被不法分子盗用,用于赌博、洗钱、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因此,银行和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沉睡账户”的清理力度。
对个人信用的影响
那么,这些“沉睡账户”是否会影响个人信用评分呢?答案可能让人松一口气:借记卡本身不会直接影响个人信用评分。信用评分主要考察的是个人的信用行为,如贷款还款记录、信用卡使用情况等。但是,如果因为长期不用而产生了年费、管理费等欠费情况,这些欠费记录可能会间接影响个人信用。
如何管理闲置借记卡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和安全风险,建议定期清理和管理个人银行账户。具体操作包括:
- 查询名下账户:可以通过银行客户端App、客服电话或线下营业厅查询自己名下的所有银行账户。
- 注销闲置账户:对于确实不再使用的借记卡,应及时办理注销手续。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银行支持线上销户,而有些则需要到柜台办理。
- 转为电子账户:如果不想完全注销,可以考虑将实体卡转为二类或三类电子账户,这类账户通常不收取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
案例分析:银行销户行为是否合法?
近期,北京金融法院审理了一起因银行销户引发的纠纷。2015年,李某在某银行办理了一张借记卡,但从未使用。2021年,该银行根据相关政策对长期不动户进行清理,李某的账户被销户。李某认为银行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银行的销户行为符合国家政策和合同约定,不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这一案例表明,银行对长期不动户的清理行动是合法合规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及时管理个人银行账户的重要性。
总之,虽然借记卡本身不会直接影响个人信用评分,但长期不用的账户可能带来费用和安全风险。及时清理和管理个人银行账户,不仅有助于维护个人信用,还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