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研究推动CGA系统应用,精准评估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上海交大研究推动CGA系统应用,精准评估助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方式。为了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科学合理的服务评估机制至关重要。上海交通大学章晓懿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的理论、方法与政策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BGL120)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该项目构建了基于程序逻辑模式(PLM)的评估模型和基于SERVQUAL的顾客服务满意度评估方法,并开发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测评量表。研究发现,上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总体发展比较均衡,但助餐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其他服务。研究建议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投入、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和评估机制。
为了更精准地评估老年人的护理需求,CGA老年综合评估系统应运而生。CGA系统是一种基于多学科协作的评估工具,从医学难题、躯体与认知机能、心理状况、社会支持体系等多层面切入,通过系统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为精准施护、个性化养老服务筑牢根基。
CGA系统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如定期探访、家务协助、健康教育等。
- 家庭健康管理:家庭成员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长期照护机构:养老院和长期照护机构可以通过该系统,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照护方案,提高照护质量。
CGA服务流程设计主要包括六个步骤:
- 初步筛查:通过基本信息收集、身体检查、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认知功能测试和心理问卷调查等,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估的老年人。
- 多学科团队组建:由老年医学科医生、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和社会工作者等组成多学科团队,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精准性。
- 数据收集与评估:包括身体健康评估、心理健康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营养状况评估和社会功能评估等多个方面。
- 分析与讨论:团队成员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详细的评估报告。
- 干预计划制定:根据评估报告为每位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 后续跟踪:定期对老年人进行随访,监测健康状况变化,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以北京市为例,自2021年起实施的《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正在修订中。修订后的标准将老年人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新增了“完全失能”等级,并首次将“失智”纳入评估标准。根据老年人失智功能减退程度,从“无认知下降”到“非常严重的认知下降”共分为七级。例如,当老年人抱怨记忆不好,出现忘记熟悉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忘记熟人的名字等情况时,就可能被评估为“非常轻微的认知功能减退”。如果老年人出现在不熟悉的地方迷路;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减退;回忆名字困难;可能遗失贵重物品或放错地方等情况时,可能被评估为“轻度认知功能减退”。
通过CGA老年综合评估系统和科学的评估标准,可以精准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功能障碍,进行针对性干预,促进功能恢复,避免安全隐患。这有助于明确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并进行定期随访评估,调整计划,最终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持续的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