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8: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是展现城市特色和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的“河清海晏”文化公园,巧妙地将晏子文化和黄河文化融入景观设计,打造出一个集文化传承、生态环保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引言

城市公园在当今城市中有着重要地位,主要承担人们的休闲娱乐,净化空气,改善人居环境的功能。在当今城市公园建设时,只有将地域特征和城市文化融入到公园设计中,才能使公园设计更具有时代意义[1]。在考虑融入文化的同时,在公园中创造多个功能区,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游玩观赏的场地。为了将地域文化和人们生活相结合,本设计在传统公园设计中融入当地文化,综合齐河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空间进行设计,打造出一个与当地文化相契合的城市公园。本设计名为河清海晏——齐河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河清海晏为一语双关,其本意为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又将晏子文化与黄河文化融入其中,形成公园的主题,突出了当地的文化,使主题更加鲜明。

区域概况

项目基址位于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齐河县位于德州市南部,毗邻黄河。齐河县境内有四条铁路,五条省道,四条高速公路和七个高速入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齐河县是晏子曾经的封地,境内有东汉古墓,晏婴祠,龙山文化遗址等遗迹。项目基址位置极佳,东临黄河大道,南邻红枫大街,北邻齐河县医院,西邻齐河妇幼保健院。交通便利,人流量大。设计地块内部有一城市河流穿过,基地内部较为平坦,有少量植被覆盖。有部分土地裸露,河流有少量污染,后期需利用植物配置和生态手段将其问题处理。本设计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公园设计中,齐河县位于黄河流域,曾是是晏子封地,所以在设计时将黄河文化与晏婴文化融入其中,此基础上也考虑满足居民游玩的需求,设计五大功能分区,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见图1)。


图1.区位分析图

规划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本设计旨在为人们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公园。其核心宗旨是服务于周边的居民和广大游客。公园内的各项设施设计均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旨在将自然与人的需求相结合,营造出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2]。同时,也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人群的需求,确保服务能多人群。

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尊重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结合齐河县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对植物配置、场地设施进行了综合设计[3]。在选材上,倾向于使用环保材质,并尽量采用低能耗、环保的设备,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降低公园的碳排放量。

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

为了突出公园的特色和主题,在设计中融入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元素。主景的设计紧密结合当地文化,形成独特的景观轴线,从而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序列。此外,还通过景观小品、雕塑等形式,进一步展示和传承地域文化,让公园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4]。

功能多样化的设计理念

作为城市中的休闲娱乐场所,公园必须具备多样化的功能以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除了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外,还兼顾了科普教育、运动健身等功能[5]。此外,公园还具备防灾避险、美化环境的功能。在设计中,结合周边环境进行区域划分,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为市民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6]。

公园规划方案构思

总体布局

齐河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秉持着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的原则,旨在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同时满足功能性的需求。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原有地形地貌的特点,确保设计的和谐与自然。为了满足周边居民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规划了“一环、两轴、五区”的功能布局。主轴线以主入口和主要景点为起点,贯穿公园的东西方向,将公园的不同区域紧密相连,同时形成一条引人入胜的景观通道。次要轴线则作为主轴线的补充,进一步丰富了公园的游览体验。“一环”指的是公园的主环路,它环绕整个公园,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同时也成为了公园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两轴”则以主要景点为核心,一条主轴线和一条次要轴线交织其中。主轴线连接了公园内的重要景点,形成了公园的核心景观带;次要轴线则连接了其他各个景点,为游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游览选择。“五区”则是公园规划的五大功能区,它们分别是:文化体验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齐河文化的窗口;儿童活动区,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有趣的游乐场所;老人活动区,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滨水休闲区,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水边的宁静与惬意;花卉植物体验区,则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了解植物的奥秘。通过这一系列的规划设计,齐河文化公园不仅成为了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更成为了展示齐河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重要平台7


图2.总平面图

主要功能分区

河清海晏——齐河文化公园景观设计分为五大功能区,分别是文化体验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滨水休闲区,花卉植物体验区。在功能区内设置景点,满足人群的需求。

文化体验区

文化体验区不仅是这座公园的灵魂所在,更是齐河县文化魅力的集中展示。雕塑广场与主入口交相辉映,如同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引领着每一位游客踏入一段深厚的文化之旅。主入口宛如一道庄重的门户,屹立于公园的东侧,与城市道路相接,满足了疏散与汇聚的需求。而中心雕塑,更是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瑰宝。它以晏子为原型,栩栩如生,将齐河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雕塑的周围,绿意盎然,花卉与草坪点缀其间,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而喷泉则如诗如画,水雾缭绕,为这片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完美地诠释了“河清海晏”的和谐意境。步入文化纪念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齐河县的历史长河。这里,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沉甸甸的历史,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传奇。而文化纪念长廊,则是一条流动的文化长卷,它将齐河县的文化特色一一展现,让游客在漫步中领略到文化的独特魅力。长廊与公园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韵味与诗意的文化空间。在这片文化体验区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与情感。它不仅是齐河县文化的缩影,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无论是远道而来的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印记和情感寄托[8]。

儿童活动区

儿童活动区主要分为儿童乐园,儿童植物科普园。儿童乐园为儿童提供一个活动的场地,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活动,结合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特点,打造一个供儿童娱乐的休闲场所。儿童植物科普园种植一些彩色叶树种和有花香味的树种。满足儿童的身心特点。种植一些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花卉植物。

老人活动区

该区域经过精心规划,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巧妙地划分出外向性和内向型两个区域,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多样化活动需求。在外向性区域,老年人可以尽情参与社交、健身和园艺等活动,享受与他人的互动和自然的亲近。而内向型区域则为喜欢静谧、阅读和冥想的老年人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宁静中放松身心。为了确保老年人能够轻松、安全地享受这片区域,我们在通道处特别采用了无障碍设计,使通道宽敞、平坦,并设有扶手,方便老年人行走和休息。此外,区域内还设置了舒适的座椅,供老年人随时休息和放松,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舒适。这样的设计不仅让老年人感受到贴心的关怀,更将他们的活动特点巧妙地融入到整个区域中,使这片滨水休闲区成为老年人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滨水休闲区

滨水休闲区巧妙地利用了基地内蜿蜒的河流,精心打造了一处宁静而优雅的河道景观。漫步于此,仿佛走进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区域中心,一座滨水茶室静静伫立,游客们可以在此品茗香茶,悠然欣赏波光粼粼的水面,感受水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为了让人们更亲近这片水域,滨水木栈道应运而生。它像一条自然的纽带,将人们与清澈的河水紧密相连。踏上栈道,每一步都仿佛踏进了水的世界,让人们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同时,栈道两旁种植了丰富的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它们不仅增添了河岸的层次感和美感,还起到了净化水体的作用,使河水更加清澈透明。为了满足游客们的观赏需求,滨水休闲区还设置了大量三级小路,这些小路蜿蜒曲折,将人们引向不同的河岸景观。沿途,各类植物争奇斗艳,美丽的河畔风光尽收眼底。在这里,人们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河清海晏的公园主题相得益彰。在驳岸处理上,滨水休闲区采用了自然式驳岸设计,打破了传统硬质驳岸的束缚,让水与岸线更加自然地融为一体。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接触到水面,感受水的灵动与温柔。同时,驳岸附近还种植了多种净化水体的植物,它们不仅美化了驳岸空间,还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为这片水域增添了一份生态之美[9]。

花卉植物体验区

这片区域精心种植了多样化的花卉植物,每一处都展现出别样的魅力。精心设置的游步道宛如一条条优雅的线条,引领着人们穿梭于花海之间,尽情游赏。沿途,休憩平台错落有致,为游客们提供了宁静的休憩之地,满足了他们放松身心的需求。这些花卉植物不仅增添了区域的色彩和生机,更以其独特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怡人的氛围。花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深邃而宁静的仙境。这种氛围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间接地传达出该景点的独特魅力,使人们在游览中领略到一种别样的情感体验。

道路交通设计

全园规划了一、二、三级路网。一级路作为公园的主干道,贯穿全园,不仅划分了不同区域,还是公园外围的环路,宽度达到6米,足够宽敞以通车,确保消防安全的同时,使车辆能够便捷地抵达公园的每个角落。二级路宽四米,巧妙连接了公园中的各个功能分区,使游客能够轻松到达各个景观节点,尽情欣赏公园的美景。这些道路如同纽带,串联起公园的景观轴线,使游客的游览体验更加流畅。三级小路则更显精致,路宽1.5米,它们丰富了全园的路网结构,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感。游客可以沿着这些小路深入游览,探索各个景观内部的独特之处,获得更为细致而丰富的游览体验(见图3)。


图3.道路分析图

景点设计

齐河文化主题广场景点设计

该景点位于公园入口处,中心为晏子形象雕塑,体现齐河当地的文化特点。周边道路融入黄河元素,在铺装上借鉴黄河的形状,体现黄河文化。周围设置文化景墙,将齐河当地的文化历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景墙在材质上选择能够体现野趣的防腐木和石材。树池采用生态树池,达到美观兼顾生态的效果10


图4.文化主题广场效果图

月下幽静景点设计

景点位于生态岛上,道路用木栈道连接,有人可以在此驻足观赏周边的景色。木栈道采用了月亮的形象,将月亮的元素融入其中,达到呼应主题的效果。栈道旁设置亭子,人们可以在此休憩饮茶,夜晚可以观赏月色。在岸边近水的地方种植挺水植物,打造生态驳岸,给动物创造良好的栖息地(见图5)。

芳香四溢景点设计

该景点种植了香花植物,搭配颜色鲜明的乔灌木,形成一个供游人观赏娱乐的花卉植物园。游人走在其中,心旷神怡。道路的铺装采用鹅卵石,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也兼顾排水的功能。在花卉周围设置了廊架,有利于攀缘植物的爬升,夏季可为游人提供一个遮荫纳凉的场所(见图6)。

曲径通幽

该景点建于水上,由数个木栈道组成,游人在上面行走可以观赏周围的水景,水面上种植一些挺水和和浮水植物,来丰富景观。区域种植植物相对密集,起到隔音减噪的功能,营造一个相对私密,安静的空间(见图7)。


图5.月下幽静效果图


图6.芳香四溢效果图


图7.曲径通幽效果图

竖向设计

地形地貌作为自然界和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以其独特的自然肌理彰显大自然的魅力。竖向设计,亦被称为竖向规划,它是场地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整体规划和布局紧密相连[11]。当我们面对一块地形平缓、与湖泊相邻的规划地块时,我们选择了尊重原地形地貌的策略。通过土方调整,我们在保持原有高差起伏的基础上,打造出和谐优美的景观效果。这种设计手法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原貌,更使人们在游览时能够感受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在驳岸的处理上,我们采用了生态护坡的方式,以植物和天然石块为点缀,构建了生态自然式驳岸。这种设计不仅避免了硬质驳岸带来的生硬感,还通过植物的生长净化了水体,丰富了驳岸的空间层次[12]。人们在此可以近距离接触自然,感受水与陆地的交融之美(见图8)。


图8.竖向设计图

结语

齐河文化公园在景观设计上深度融合了齐河的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以当地场地现状为基石,公园巧妙地将晏子文化的智慧与黄河文化的磅礴融入其中,既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保护,也彰显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在生态学和景观学的专业指导下,公园设计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打造出一处集文化底蕴、自然风光与生态理念于一体的城市综合性公园。城市文化作为展现城市独特魅力的关键元素,在公园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保持和弘扬城市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公园设计不仅追求视觉上的美感,更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力求为市民和游客创造一个既和谐又充满人文气息的生态城市空间。综上所述,齐河文化公园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和生态理念,成为展示齐河城市风采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学习的理想场所[13]。

本文原文来自hanspub.org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