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进口药难进医院背后:国产药质量提升与医药改革深化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6: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进口药难进医院背后:国产药质量提升与医药改革深化

近期,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国产药品质量的提升?让我们从历史事件、行业现状和未来展望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现象。

在近期的医疗领域,一个显著的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深层次的影响。

进口原研药的消失

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报道,一位父亲的孩子因支原体肺炎在浙江某医院就诊,医院只能提供国产阿奇霉素而非进口原研药。孩子在转院后使用进口原研药——辉瑞的希舒美才退烧。这一案例反映出,进口原研药在医院的可获得性正在降低。

为什么老百姓觉得进口药好?

老百姓之所以倾向于认为进口药更好,主要是因为进口药品通常由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国际知名药企生产,这些企业的品牌效应为消费者带来了较高的信任度。此外,进口药品在质量控制和临床试验方面的严格标准,让消费者相信它们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更有保障。同时,一些患者基于个人经验或听闻,认为进口药品在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上更为显著。再加上对国外先进医疗技术的向往,部分患者心理上更倾向于认为进口药品代表了更先进的医疗水平。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构成了老百姓对进口药偏好的普遍心理。

为什么老百姓觉得国产药不好?

从中国整个药物研发历史来看,过去,国产药品在质量控制和研发投入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药品疗效和安全性不如进口药品,这种印象可能延续至今。再加上一些负面新闻和事件可能影响了公众对国产药品的信任。此外,国产药品在宣传和市场推广方面可能不如进口药品,导致消费者对其了解不足。

为何国外指责中国创新药80%造假?中国医药至暗时刻”7.22事件“有何影响?

监管不严:过去,中国在药品监管方面存在漏洞,一些不法企业可能通过虚假数据或不正当手段获取药品批准,这导致了外界的质疑和指责。

“7.22事件”影响:2015年7月22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宣布对1622个已申报生产或进口的待审药品注册申请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这一事件暴露了中国药品注册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对中国药品的信任造成了影响。中国医药行业的龌龊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此次事件也被定义为“722事件”

从“722”公告发布起,到2015年8月25日24时结束。本次药物临床试验自查涉及1622个品种。其中,申请人提交自查资料的注册申请为1094个,占 67%;主动撤回的注册申请317个,占20%;申请减免临床试验等不需要提交的注册申请193个,占12%。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申请人主动撤回药品注册申请达 1009 个,涉及药品企业数百家。**最终,撤回和不予批准的总数为1277个,占应当核查的比重为89.4%。中国制药“722事件”震惊世界,留下80%申报数据造假恶名

以前为什么能开到进口药?

一方面是前些年进口药的质量确实比国产药要好,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医保资金不像现在这么紧张。

国产药质量真的不行么?

进步显著:近年来,中国在药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许多国产药品的质量和疗效已经能够与国际标准相媲美。监管加强:中国政府加强了药品监管,提高了药品审批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2023年中国原研药企百济神州诞生了第一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分子。

未来会是什么局面?

国产药品一定会崛起: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和监管的加强,国产药品的质量和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有望在国内外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政策更多支持国产原研产品: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支持国产药品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研发资助等,以促进国内药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认知也必将改变:随着国产药品质量的提升和正面宣传的增加,消费者对国产药品的认知和信任将逐步改善。诞生更多国际合作:中国药品企业将加强与国际药企的合作,通过技术交流和市场合作,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现在回看“7.22“事件,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砍掉了长期影响中国医药行业的毒瘤,也开辟了新的道路,明确了方向。未来,终有一天我们不会觉得进口药一定比国产药更好!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