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者的生死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狼牙山五壮士:两位幸存者的生死传奇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6203285_121629767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O6UQJ405238SNT.html
3.
https://dangjian.gmw.cn/2024-03/15/content_37206122.htm
4.
https://dy.163.com/article/JERVPDES0556929T.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M3VNNI05567B64.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D1IKQE0552P34A.html
7.
https://baike.baidu.com/item/2023%E5%B9%B4/10847168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8/08/71278678_1142260245.shtml
9.
https://www.szhgh.com/xuezhe/wanglihua
10.
http://www.handandangshi.gov.cn/zongheng/2058.html
11.
http://www.cass.cn/keyandongtai/qiangyuanzhanlue/202406/t20240628_5761668.shtml

1941年9月25日,河北省易县狼牙山,五位八路军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后,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毅然选择跳下悬崖。他们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以及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也成为了抗战史上的一座丰碑。

然而,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有两位战士幸运地活了下来。他们就是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他们的幸存,不仅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更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01

悬崖下的生命奇迹

当五位战士纵身跳下悬崖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位战士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消失在深不见底的山谷中。而葛振林和宋学义,在跳崖的瞬间,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奇迹般地保住了性命。

当葛振林从昏迷中醒来时,天已经快黑了。他睁开眼睛,感到全身剧痛。他艰难地抬起头,发现宋学义也被挂在不远处的树上。两人互相确认对方还活着后,开始忍着伤痛,一点一点地往上爬。

就在他们互相搀扶着下山时,突然听到了脚步声。葛振林和宋学义立刻警觉起来,仔细打量着来人。对方是一个穿着蓝色干部便服的年轻人,显然也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当他看清两人身上破烂不堪的八路军军装后,连忙赶了上来,将受伤更重的宋学义扶起。

这位年轻人就是易县青年救国会主任余药夫。在他的帮助下,葛振林和宋学义艰难地在夜色中前进。山路坎坷不平,有的地方更是坡陡路滑,稍有不慎就会滚下山谷。幸好余药夫对周围的环境还算熟悉,三人终于到达了棋盘陀山腰的古庙。

02

从死神手中逃脱

在古庙里,葛振林和宋学义得到了初步的救治。但由于条件有限,他们的伤势仍然十分严重。幸运的是,余药夫及时联系到了附近的八路军部队,两人被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接受进一步治疗。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葛振林和宋学义逐渐康复。但他们的身体都留下了永久的伤痕。葛振林身上有多处骨折,宋学义则因为摔伤导致行动不便。尽管如此,他们都没有放弃重返战场的决心。

03

不同的人生轨迹

康复后的葛振林和宋学义,再次回到了部队。但他们的命运却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葛振林被送入抗大二分校学习,之后继续参加战斗。他先后参加了天津战役、张家口战役和太原战役等重大战役。建国后,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由于作战勇猛,他身上留下了六处伤痕,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回国后,他被安排到湖南省军区警卫团后勤处工作,担任副主任。后来,他还担任过省公安大队副队长等职。1962年,由于伤病原因,他主动申请休养。1982年,他正式办理离休,享受正师级待遇。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逝世,享年88岁。

相比之下,宋学义的人生轨迹则显得平淡许多。他在1944年就离开军队,转业到地方工作。1947年,他回到了家乡河南沁阳市北孔村,担任过县委委员等职。由于身体原因,他没有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971年,宋学义在郑州病逝,享年53岁。

04

英雄精神的传承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不仅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也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典范。这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与勇气。

葛振林和宋学义,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们的幸存,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面对生死考验,但这种精神,依然是我们面对生活、工作各种挑战时最宝贵的财富。

正如葛振林老人所说:“我们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无论如何不能当俘虏。”这句话,不仅是他对生命的坚守,更是对信仰的坚守。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