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伟:34年磨就1微米绝技,助力20式枪族研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8: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伟:34年磨就1微米绝技,助力20式枪族研发

在兵器工业集团的车间里,一位普通的钳工正在专注地打磨一件量具。他的名字叫张伟,34年来,他每天都在重复着看似简单却极其精细的工作。他加工的量具,精度达到了惊人的1微米——这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1/70。而这些量具,正是为我国最新一代轻武器谱系——20式枪族“立规矩”的关键。

01

34年磨一剑,为20式枪族“立规矩”

20式枪族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轻武器谱系,包括手枪、冲锋枪、步枪和机枪等多个型号。其设计科学,前瞻性和拓展性大大增强,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张伟的工作,就是为这些精密武器的生产提供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支持——制造量具。

在枪械生产过程中,量具相当于尺子,是为工件“立规矩”的。量具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枪械的装配精度,进而影响到武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据了解,量具公差要控制在2微米以内,才能保证工件及装配的精度,保证枪打得稳、打得准。而张伟加工的量具,公差都控制在1微米以内,这种精度连数控机床都难以达到。

02

从普通钳工到“大国工匠”

张伟的这份“绝活”并非一朝一夕练成的。1989年,19岁的张伟从技校毕业后进入兵器工业集团,成为一名钳工学徒。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每天,他都会抽出至少10分钟练习拉油石,这是新人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34年来,他从未间断过这项练习,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手感和稳定度。

为了缩小那1微米的公差,张伟细心地研压,单凭直线往复的手上力道,就能感知量具平面尺寸的细微变化。每天经他之手加工的量具至少上百件,他都严格控制在1微米以内的精度。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他从一名普通钳工成长为“大国工匠”。

03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传帮带

如今,以张伟为带头人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已经成为了一支充满创造力的工匠团队。他们不仅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还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工匠。在张伟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们不断突破技术难关,创新工艺方法,为我国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伟常说:“国家的枪械水平在不断提高,20式枪族也在持续升级,以后可能还会有30式、50式。新型枪械必然带来更高的标准,我们的量具也得跟上来。只有不断地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才能确保把最好的武器交到战士们的手里。”

04

微米级精度,大国重器的基石

在军工制造领域,精度就是生命。1微米的误差,可能就决定了武器的成败。除了张伟,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大国工匠,正在为我国的军工制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例如,中国电科第十研究所的李颖凡,她能够纯手工焊接战机相控阵天线,这种天线是战机的“瞳孔”,对精度要求极高。再如,航天科工二院699厂的特级技师叶辉,他研磨的钽片表面粗糙度达到5纳米级别,这种精度只有特殊仪器才能检测。

正是有了这些工匠们的努力,我国的军工制造才能不断突破极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用一双双巧手,为国铸剑,守护着国家的安全。

05

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精密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未来的精密加工将会更加高效、智能化。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的出现将推动精密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在精密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优化生产流程。

作为军工行业的基石,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未来战争中,谁掌握了最尖端的精密加工技术,谁就拥有了胜利的主动权。让我们期待着中国精密加工技术的辉煌明天,也期待着更多像张伟这样的大国工匠涌现出来,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