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畲族乡:千年古村的现代复兴之路
青水畲族乡:千年古村的现代复兴之路
青水畲族乡,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是一个拥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近年来,这里通过生态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
生态保护:让“好风景”变成“好前景”
走进青水畲族乡,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环抱的美丽景象。然而,这份美景并非自然馈赠,而是当地村民长期努力的结果。
近年来,青水畲族乡积极创建美丽乡村,通过整修石板路、治理水污染、实行封山育林等措施,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如今,全乡森林覆盖率已高达85.3%,每年吸引近30万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青水畲族乡更是创新推出了“河长制”工作机制。乡里成立了由40多名乡亲乡贤组成的志愿护河队,长期坚持巡河打捞,有效改善了文江溪的水质。据统计,该乡已累计清理水葫芦2000多平方米,处置污染源6处,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的水岸治理网。
文化传承:打造古村新IP
青水畲族乡不仅注重生态保护,更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里拥有众多历史遗存,如罗兜祠、徐氏夫人墓等,这些文化遗产正被重新赋予新的生命。
每年的“三月三”畲族文化周、玉米节、七月初一等传统节日,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特别是2024年举办的第七届“三月三”畲族文化活动周,通过敬祖祈福、三公主巡安等传统仪式,展现了浓郁的畲族风情。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正值郑成功诞辰400周年,青水畲族乡借此契机举办了大型两岸文化交流活动。活动邀请海峡两岸108个姓氏共500余位嘉宾,通过兴贤坊英雄宴、“百姓同成功”功德碑落成仪式等,进一步增强了两岸人民的祖源认同和民族共识。
创新模式:古厝租养焕发新生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青水畲族乡创新推出了“古厝租养”模式。这一模式以“轻租重修、以用为养”为核心理念,将畲乡特色的人文底蕴和自然资源集中收储,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
通过这一模式,许多古厝被改造成适应年轻化、市场化的特色民宿。例如,“以乐剪纸馆”和“梦想小院”等,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也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据统计,青水畲族乡年均旅游产值已达300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增收600余万元。
乡村振兴:从“静默无声”到活力新生
如今的青水畲族乡,已从昔日的“静默无声”转变为充满活力的旅游胜地。这里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畲族文化,还通过创新模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每年近30万游客的到访,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让这份千年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青水畲族乡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它告诉我们,只有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青水畲族乡不仅唤醒了“沉睡的资源”,也让村民们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