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一种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落叶乔木
白桦:一种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落叶乔木
白桦,又名桦树或桦木,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及周边国家的落叶乔木。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因其木材和树皮的多种用途而具备显著的经济价值。本文将从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繁殖方法、栽培技术及主要价值等方面,全面介绍白桦树的特征与用途。
形态特征
白桦是桦木科桦木属的落叶乔木,植株高可达27米。其树皮呈灰白色,具有成层剥裂的特性;枝条为暗灰色或暗褐色,无毛;叶片为厚纸质,形状多样,包括三角状卵形、三角状菱形、三角形、菱状卵形和宽卵形等;花为单性花;果实呈圆柱形或矩圆状圆柱形,通常下垂,小坚果为狭矩圆形、矩圆形或卵形。花期在56月,果期则在89月。
生长环境
白桦喜阳光,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能在酸性湿润的土壤中生长,无论是沼泽地、干燥阳坡还是湿润阴坡地都能见到它的身影,是次生林的先锋树种。
分布范围
在中国,白桦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新疆、西藏东南部等地。此外,俄罗斯远东地区及东西伯利亚、蒙古东部、朝鲜北部、日本等地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白桦主要通过播种、扦插和压条的方式进行繁殖。
栽培技术
适时光照:白桦是喜光树种,但在新播种的幼苗期需要适当遮荫。使用遮荫网(透光度30~40%)可以满足幼苗对光的需求,同时防止日灼和雹灾。8月中旬后可撤除遮荫网,进行全光培育。
管理要点:除草松土是苗圃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在5
8月份需除草34次,其他月份12次。松土深度应控制在12厘米,以保持土壤松紧度,减少水分蒸发。施肥要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根据苗木长势调整。5~6月幼苗生长期多施氮肥,注意控制浓度以防烧苗。8月中旬后停止施氮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提高越冬能力。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白桦皮具有清热利湿、祛痰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据《桐柏山区木本药用植物》和《内蒙古大兴安岭中药资源图志》等医学典籍记载,白桦皮常用于治疗急慢性痢疾、咳嗽气喘、乳痈等疾病。
经济价值
白桦木材适用于一般建筑及器物制作,树皮可提炼桦油,民间还常用白桦皮编制日用器具。
绿化价值
白桦树干修直,易于栽培,适合种植于庭园、公园的草坪、池畔、湖滨处,也可用于道路绿化,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