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野生虎伤人事件频发,专家详解如何科学防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01: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野生虎伤人事件频发,专家详解如何科学防范

11月18日,黑龙江省勃利县吉兴乡长太村发生一起野生东北虎伤人事件,一名村民在喂牛时遭东北虎袭击受伤。所幸经及时救治,伤者左手保住,无截肢风险。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人虎冲突问题的关注。

东北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成年雄性东北虎体长可达220厘米,平均体重165-180公斤。它们主要在夏季繁殖,幼虎通常在19个月大前一直跟随母虎生活。东北虎喜欢在红松、蒙古栎等形成的混交林以及山势较平缓的区域活动,但对各种生境的选择性较低,各种环境中都可能出现它们的身影。东北虎主要捕食野猪、马鹿等大型有蹄类动物,自然猎物的缺乏会导致它们进入人类居住区捕食家畜,从而引发与人类的冲突。

与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相比,东北虎能够容忍与人类共存,并不具有非常强的攻击性。当与人类相距较近时,东北虎通常会避免直接相遇并快速离开,很少表现出主动攻击性。然而,在患病、受伤、捕食和保护幼仔时,它们会变得极具攻击性,林区人员应特别注意对患病或受伤的虎、幼崽以及捕食点的回避。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人兽冲突的风险,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人虎冲突防范公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防范措施:

  1. 在东北虎频繁出没的区域,应在重要路口树立警示牌,提醒入山人员提高警惕,避免与虎正面相遇。
  2. 非必要不入山。入山人员尽量晚出早归,避免晨昏时段在野外活动,入山时应随身携带求救信号弹、炮竹等应急工具,且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3. 尽量避免单独进入林区,林区活动时可通过说话或敲击树木发出声音,提前预警,避免与虎突然遭遇。
  4. 避免在林区内长时间蹲伏,从事采菜等弯腰劳作时,脑后可以带个假面具,因为虎不轻易从正面攻击人。
  5. 尽量避免林内散养家畜,晚间要将家畜从山林里圈回,避免老虎捕食家畜造成损失。
  6. 最好不要带狗一起进山,多数情况下,狗不仅无法起到保护作用,还容易引来老虎的攻击。
  7. 发现幼虎、患病或受伤虎,或老虎捕食的猎物残骸,千万不要靠近,应立即远离,并向当地相关部门汇报。

如果在野外遇到东北虎,应该如何应对呢?专家建议:

  1. 任何情况下都一定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背对虎,不要快速奔跑,这些行为都会激发虎的攻击欲望。
  2. 正面与虎遭遇,但虎没有直接攻击,而是与人对视或发出低吼警告示威时,人不要转身快跑,要正面虎,慢慢后退,离开虎视线后快速撤离。
  3. 虎试图靠近并攻击人类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进入房屋、汽车或爬树爬到虎够不着的高度以躲避危害,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点火的方式进行驱赶,也可以通过大声讲话,敲击金属制造噪音,或使用求救信号弹“喷火筒”或炮竹进行驱赶。
  4. 如果老虎攻击人后马上停止攻击,且受攻击的人尚未失去意识,建议卧倒静止徒劳的反抗会将其激怒,适得其反。
  5. 老虎将人扑倒后继续攻击,应优先保护颈部,同时用任何可用的工具进行反击。
  6. 与虎发生冲突后,应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汇报。

东北虎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东北虎豹种群数量的增加及其活动范围的扩大,居民与野生动物接触的可能性也在不断提升。这既是对生态保护成果的肯定,也对人虎冲突的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战。

国际上,许多国家在野生动物保护和人兽冲突防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印度建立了人象冲突预警系统,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时发布大象活动信息,提醒居民避开危险区域。肯尼亚则通过建设物理围栏,有效减少了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对家畜的袭击。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面对野生动物保护和人虎冲突的双重挑战,我们需要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也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需要政府、社区和公众共同努力,建立科学的防范体系,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为野生动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