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报告2024》发布:人口老龄化加速,如何应对经济挑战?
《中国老龄化报告2024》发布:人口老龄化加速,如何应对经济挑战?
近日发布的《中国老龄化报告2024》显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2亿,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从7%的老龄化到14%的深度老龄化仅用了21年,预计到2030年将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
著名经济学家蔡昉在其新作《人口负增长时代》中指出,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导致社会抚养比上升、养老负担加重,还会对创新活力和社会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他强调,人口红利的消逝将对经济增长带来巨大挑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
从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各地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的数据,辽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1.06%,而广东、新疆和西藏这一比例尚不足1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江苏和上海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但由于人口长期流入,自然人口增长率并未跌至东北三省的水平。
人口流动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以广东为例,2023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仅为9.96%,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北京的情况也类似,2023年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为22.6%,而户籍人口这一比例则高达30.2%。
然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尤为突出。据长春市宽城区仁德煜养老院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失能老人,家属更看重养老院的护理水平。目前,养老院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和老人交费维持运作。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专家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应对。蔡昉老师呼吁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通过发放生育补贴、提供托育服务、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等措施,提振生育率。同时,他还建议加快推动社保全国统筹,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此外,专家还建议大力发展“互联网+养老”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推进适老化改造。通过这些措施,有望逐步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长期健康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