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新疆甘肃:天山天池到兰州的自驾游之旅
横跨新疆甘肃:天山天池到兰州的自驾游之旅
从乌鲁木齐出发,一路向兰州进发,沿途美景不可辜负!首先来到天山天池,雪山环抱下的湖水美不胜收;接着到达吐鲁番,感受“火洲”的热情与葡萄的甘甜;再往东行至嘉峪关,领略古长城的雄伟;然后抵达张掖,七彩丹崖地貌令人叹为观止;最后到达兰州,品味地道的牛肉拉面,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一路的自驾游,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天山天池:瑶池仙境,四季皆美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享有“天山明珠”的美誉。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海拔1980米,距乌鲁木齐市97公里。湖面呈半月形,面积4.9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景色如画。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令天池赢得“瑶池”美称。
天池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无论你哪个季节前往,绝对可以让你流连忘返。春天,天池湖水清澈,一半是水,另一半却如同镜子般晶莹如玉。夏天,这里是避暑胜地,湖水清澈碧透,雪峰辉映,湖滨绿草如茵。秋天,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墨绿的塔林,火红的云霞,一湖圣水,象一湖琼浆玉液似的,静静地荡漾在天山的怀抱中。冬天,天池进入长达五个月的冰封期,湖上坚冰如玉、空气清新纯净、阳光灿烂无比,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景色美轮美奂。
吐鲁番:葡萄之乡,火焰山下
吐鲁番,这座被誉为“火洲”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而闻名。这里盛产葡萄,被誉为“葡萄之乡”。葡萄沟,当地维吾尔人称之为“布依鲁克”,意思是“长着又多又好葡萄的地方”。南北朝时,吐鲁番已成为重要的葡萄种植产地。从洋海古墓出土的一根葡萄藤考证,当地种植葡萄的历史在3000年以上。
葡萄沟全长7公里、最宽处约2公里,是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南坡前出带中的一个褶皱。布依鲁克河(人民渠)水穿谷而过,树木繁茂,空气湿润,气候凉爽宜人,与火焰山形成鲜明对比。晾葡萄干的荫房是方方的土房子、四面用士坯砌出透空的墙、葡萄就长串长串的在里面挂着,吐鲁番特有的干燥的热风吹上40多天,就成箭萄干了。
嘉峪关:天下雄关,边陲锁钥
嘉峪关关城,这座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古城,以其雄伟的城楼、壮观的关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走进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领略嘉峪关城楼的风采。
嘉峪关自建关以来,历经六百余年风雨,始终巍然屹立,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又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它由外城、内城、瓮城、罗城、城壕五部分组成,构成了一个城内有城、城外有墙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走进嘉峪关城楼,你会被那厚重的历史文化所吸引。亭台楼阁上精美的图案和富含深意匾额与楹联,无不寓意着吉祥、平安和向往,彰显了嘉峪关的重要地位和威武之势。这些文化符号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嘉峪关的独特标识。
在城楼上远眺,可以看到广阔的戈壁和雄奇的山峦。这种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城楼的古朴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美。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传承,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让人流连忘返。嘉峪关城楼承载着许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如“击石燕鸣”“山羊驮砖”等,这些故事为这座古城增添了神秘色彩和人文情怀,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为这座古城赋予了神秘而浪漫的气息。
张掖:七彩丹崖,地质奇观
张掖丹崖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铲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崖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锦绣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
兰州:牛肉拉面,舌尖上的美味
在兰州,晨食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人们“满福”(兰州方言,“满足、幸福”之意)地开启新一天。黄河穿过兰州,河两岸密布着1200多家牛肉拉面馆,一天卖出100多万碗牛肉拉面。从创始人马保子沿街叫卖,到伴随城镇化进程香飘神州,再到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出国门,有着百年历史的兰州牛肉拉面,如今“越拉越长”,丰富世界食谱。
兰州牛肉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汤清,萝卜白,辣椒火红,蒜苗、香菜翠绿,面条黄亮。还有毛细、细的、二细、三细、韭叶、大宽等多种品相,宽若皮带,细如游丝,粗可直立,款款有致。据统计,兰州每天配牛肉拉面消耗的辣子,足有30吨。揉面更有讲究。“面要九九八十一遍揉。”其实要做好一碗面,揉81遍远远不够,须反复揉到面里起泡,发出“砰砰”声。如此,面团有光泽,面条才发亮,抻长而不断。2021年12月,兰州牛肉拉面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这一路的自驾游,从天山天池的瑶池仙境,到吐鲁番的葡萄飘香,再到嘉峪关的雄伟城楼,然后是张掖的七彩丹崖,最后以兰州的牛肉拉面画上完美句号。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魅力,每段旅程都让人流连忘返。相信我,这趟行程绝对值得你亲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