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局教你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质监局教你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假冒伪劣商品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还扰乱市场秩序,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各地质监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但仍有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该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识别这些假冒伪劣商品呢?
质监部门在行动
以安徽省为例,2023年,安徽省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3600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354件,审理专利侵权纠纷作出行政裁决173件,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303件,向公安机关移交知识产权犯罪线索190件。这些数据背后,是质监部门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包装与标识:细节决定真伪
商标标识:正品商品的商标通常印刷精美,颜色鲜艳,图案清晰,有防伪标记。而假冒商品的商标往往印刷粗糙,颜色不正,图案模糊,无防伪标记。注意检查商标上是否有注册标记,如“注册商标”、“注”或“®”,以及国际通用的“?”标记。
包装质量:正品商品的包装规范,印刷清晰,颜色鲜艳,色彩协调,层次分明,印有相关授权编号和品牌标识。假冒伪劣商品的包装通常较为粗糙,印刷模糊,字迹松散,颜色灰暗,与正品颜色有所区别。
条形码扫描:使用激光扫描器扫描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正品条形码可以正常识别,而假冒伪劣商品的条形码可能无法识别或显示错误信息。
防伪技术:科技助力打假
二维码防伪:通过在产品包装上印刷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消费者只需使用手机扫描,即可快速跳转到防伪验证页面,输入或扫描防伪码进行真伪查询。二维码防伪标签不仅验证过程简便快捷,还能提供丰富的产品信息,如生产日期、生产批次、产地等。
激光防伪:激光防伪标签利用激光全息技术制作,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难以复制的防伪特征。这些标签通常包含复杂的图案、文字或图像,通过特定的角度和光线条件才能观察到完整的防伪信息。
荧光防伪:荧光防伪标签利用特殊荧光油墨印刷而成,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发出特定颜色的荧光。消费者只需使用紫外线灯照射防伪标签,即可轻松鉴别商品真伪。
射频识别(RFID)防伪:RFID防伪标签是一种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防伪方式。每个RFID标签都包含唯一的电子编码,可以通过专门的读写器进行读取和验证。RFID防伪标签不仅具有防伪效果好、难以复制的优点,还能实现远距离、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和数据传输。
购买时需谨慎
选择正规渠道:国家规定部分商品只能由特定部门经销,了解商品的正规供货渠道,避免从非正规渠道购买商品。
警惕异常低价:如果商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需要警惕是否为假冒伪劣商品。经典款式和大品牌商品基本上不会有太大折扣。
保留购物凭证:在购买商品时,记得索要并保留购物凭证,一旦发现商品存在问题,可以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识别假冒伪劣商品需要我们保持警惕,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让我们携手质监部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