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得满足什么条件? | 肺炎支原体肺炎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10:0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得满足什么条件? | 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由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引起的,全年可发生感染,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儿童和青年发病率较高,且多有家庭聚集性发病。

临床表现上,肺炎支原体在感染早期与其他病原菌感染无差别,而且检测方面,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阴性并不能排除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在感染早期抗体未产生有关,其抗体一旦产生要维持3~6个月,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也不能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因此,临床上准确的临床诊断及分型对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和预防传播至关重要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多见于5岁及以上儿童,但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部分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病情较重者,可出现气促或呼吸困难,甚至出现胸痛和咯血,危重症者常以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若有肺外并发症时,出现相应各系统受损的表现。

影像学表现

临床上影像学特征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主要依据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点是密度较低、边缘模糊、云雾状分布的阴影,云雾状阴影从肺门向肺外周分布,通常称为磨玻璃状阴影。肺脏实质受累时,还会出现肺实变,出现大片的实变阴影。肺炎支原体肺炎的CT影像,也可以看到间质性浸润结节状或网状的阴影,阴影呈截断性分布。肺炎支原体肺炎出现肺内并发症时,可出现相应的影像学改变。

儿童

依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符合以上临床和或影像学表现,结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两项,即可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或肺炎支原体肺炎:

  • 单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160(PA法);
  • 病程中双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上升4倍及以上
  • MP-DNA或RNA阳性。

成年人

对于成年人感染肺炎支原体,以上诊断标准(1)不适用,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抗体产生维持3~6个月。因此,成年人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符合以上临床和或影像学表现,满足(2)或(3)任何一条即可诊断。

临床分型

肺炎支原体感染呈现异质性表现,临床分型有利于及早识别重症和危重症及发生后遗症的高危人群,有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儿童与成人在临床分型上无差异,依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分为以下几型:

轻症

不符合重症表现者,病程多在7-10天左右,一般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

重症

符合下列表现中的任何一项:

  • 持续高热(39 ℃以上)≥5天或发热≥7天,体温高峰无下降趋势;
  • 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之一者;
  • 出现肺外并发症,但未达到危重症标准;
  • 静息状态下,呼吸空气时指脉氧饱和度≤93%;
  • 影像学表现以下情况之一者:
  • 单个肺叶≥2/3受累,存在均匀一致高密度实变或2个及以上肺叶出现高密度实变(无论受累面积大小),可伴有中到大量胸腔积液,也可伴有局限性细支气管炎表现;
  • 单肺弥漫性或双侧≥4/5肺叶有细支气管炎表现,可合并支气管炎,并有黏液栓形成导致肺不张。
  •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像学病变范围在24~48 h进展超过50%;
  • CRP、LDH、D-二聚体之一明显升高者。

影像学表现为a者,需考虑存在黏液栓堵塞和塑形性支气管炎;对于CRP、LDH和D-二聚体等明显升高者,也需考虑日后有发展为坏死性肺炎的可能;还应考虑并存肺栓塞或混合感染的可能。本型易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伴有细支气管炎者,可同时遗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影像学表现为b者,多有过敏体质,常出现喘息和气促,有混合感染的可能,可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是ICU以及机械通气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易遗留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危重症

指存在呼吸衰竭和(或)危及生命的严重肺外并发症,需行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者。

本文原文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