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寻人:科技助力22859个家庭团圆
头条寻人:科技助力22859个家庭团圆
2016年大年初二,河北燕郊一位83岁的阿尔茨海默病老人李凤琴走失。当时负责今日头条城市新闻推送的员工曾华,决定用他平时工作中常用的弹窗本地信息方式来帮助这一家人。他以走失地为圆心,以老人行走的预估距离为半径,向该区域的今日头条用户推送了一则寻人信息。5个小时之后,有两位今日头条的用户相继提供线索,当天傍晚,家属就在三河火车站一带找回了李凤琴老人。
这次偶然事件,催生了一个温暖的公益项目——头条寻人。如今,它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寻人平台之一,借助精准的推送技术和庞大的用户群体,帮助无数家庭重聚。
从一次偶然到最大公益寻人平台
2016年2月,头条寻人项目正式发起。项目初期,主要寻找失智失能的成年走失者,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着项目的推进,寻人范围逐步扩大,涵盖了未成年人、老年人、两岸寻亲、寻找烈士后人、寻找战友、华人寻根,以及紧急事件中的失踪者等。
精准推送:让寻人信息跑得更快
头条寻人的核心技术是基于地理位置的精准推送。对于走失时间在三个月之内的人员,项目会按照地理定位将相关信息通过手机弹窗和APP内优先推荐的方式,推送给附近的用户。如果走失时间超过三个月,则会发动创作者通过发布短视频、微头条等方式,持续扩大信息覆盖范围。
这种精准推送机制,使得寻人信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触达最有可能发现走失者的群体,大大提高了寻人的效率和成功率。
成效显著:22859个团圆故事
截至2024年6月,头条寻人已累计推送信息196,632条,成功帮助22,859人与家人团聚。其中,包括1,711位未成年人、12,873位成年人和8,275位老年人。最令人惊叹的是,项目曾创下一天找到144名走失者和一分钟找到走失儿童的纪录。
合作共建:汇聚多方力量
头条寻人深知,寻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多方协作。因此,项目先后与民政部、全国救助管理机构、新闻媒体、志愿者组织等达成合作关系,共享信息,各展所长。
2016年7月,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与头条寻人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互联网+救助寻亲”合作。根据协议,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在救助疑似走失、被拐、被骗人员时,可以借助今日头条客户端的海量用户和精准定位技术,选择在受助者的走失地、口音地、疑似户籍地等特定区域推送寻亲信息。
2022年11月,头条寻人发起“同伴计划”,提供百万流量对公益机构进行扶持,涉及寻人、流浪救助、应急救灾等方向,希望结合“同伴”的力量,完成线上、线下、救助、关怀的有机结合。
专业规范:赢得信任与配合
在寻人过程中,头条寻人团队深知,获取家属的信任至关重要。为此,项目建立了严格的信息核实和发布流程,确保每一条寻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工作人员在与家属沟通时,始终保持专业和规范的态度,既不过分承诺,也不妄加猜测,以真诚和专业赢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与突破
面对未来,头条寻人计划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进一步优化技术,提高寻人效率;二是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更强大的寻人网络;三是拓展寻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支持。
从一次偶然的善举,到如今国内最大的公益寻人平台,头条寻人用科技点亮了无数家庭的希望之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各界的持续支持,头条寻人必将在公益寻人领域创造更多的奇迹,让更多的家庭重聚,让更多的爱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