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研究:静息心率60次最健康,过高会减寿
华西医院研究:静息心率60次最健康,过高会减寿
“心跳越快,寿命越短?”这看似玄学的说法,其实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陈清勇的研究发现,静息心率在每分钟60次左右的人,预期寿命更长。随着心率的增加,在每分钟60次~70次的这个阶段,心率每增加一次,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4个月左右。这一发现,为我们敲响了关注心率健康的警钟。
心率的“黄金区间”:60-100次/分钟
成年人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是60-100次/分钟,但这个范围并非均等健康。研究显示,60次/分钟左右的心率与更长寿命相关。河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郭艺芳指出,心跳处于每分钟50~80次范围内最健康。这意味着,如果每分钟心跳总是超过80次,就需要注意了。
心率异常:潜藏的健康隐患
心率异常不仅影响寿命,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警信号。研究发现,静息心率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同时,研究还发现静息心率高的人,发生痴呆的风险也高。2021年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与静息心率在60~69次/分钟的人相比,静息心率≥80次/分钟增加55%的痴呆发生风险。
一个典型案例来自戒毒人员韩某。他因室性早搏(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就诊,心率80次/分,伴有胸闷等症状。经过详细检查和治疗,医生发现他的病情与长期吸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这一案例警示我们,心率异常往往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不容忽视。
如何守护“黄金心率”?
规律运动:适量运动是降低静息心率的有效方法。研究显示,经常运动的人静息心率更低。例如,运动员的静息心率通常在50-60次/分钟。对于运动量较少的人,每天坚持快走半小时到一小时,三个月后就能明显感受到心跳变慢。
健康饮食:减少咖啡因、酒精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这些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从而稳定心率。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BMI对稳定心率至关重要。肥胖会导致心跳加快,因此减重不仅能减慢心跳,还能改善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减压放松: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大都会导致心率加快。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减轻压力,有助于维持正常心率。
定期检查:如果发现心率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等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避免不良习惯:长期饮用浓茶浓咖啡、过度饮酒、睡眠不足等都会导致心率加快。调整这些生活习惯,对维持正常心率至关重要。
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后心率仍异常,可能需要药物干预。例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常用于控制心率。但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专业治疗: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更专业的治疗手段,如导管消融术、植入起搏器等。这些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心率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关注和管理心率,我们不仅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延长寿命。记住,60-100次/分钟的“黄金区间”并非遥不可及,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医疗干预,每个人都能守护自己的“黄金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