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魔改”影视作品将被严查,广电总局要求平台限期清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魔改”影视作品将被严查,广电总局要求平台限期清理

引用
安全内参
18
来源
1.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73284
2.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501073290021517.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4-12-12/doc-inczcxux3333237.shtml
4.
https://news.sina.com.cn/o/2024-12-08/doc-incytywr6829722.shtml
5.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23950
6.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12-20/doc-ineaaexc6178114.shtml
7.
https://news.sohu.com/a/844072833_121924583
8.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213A09K2V00
9.
https://www.nrta.gov.cn/art/2024/12/10/art_3731_69779.html
10.
https://www.tvoao.com/a/219887.aspx
11.
https://cn.wicinternet.org/2025-01/08/content_37786281.htm
12.
675c0838000000000700f2e9
13.
675eadf2000000000402820b
14.
675eaa78000000000700e246
15.
675da21c00000000020349e3
16.
675e4847000000000103d295
17.
67613de3000000000b00d1dc
18.
6759692d000000000603cfea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旨在规范AI重新生成的影视内容。这一举措针对近期频发的AI“魔改”视频现象,如将《甄嬛传》变为“枪战片”,《红楼梦》改为“武打戏”,以及孙悟空骑摩托车等荒诞场景。这些“魔改”视频不仅冲击了传统文化认知,还涉嫌侵犯原作版权。

AI“魔改”现象的兴起源于技术进步与创作门槛降低。随着AI视频生成技术的不断发展,即使是不懂视频技术的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制作出以假乱真的“魔改”作品。例如,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分享的“快颜”小程序,用户只需充值99钻石即可制作2次AI视频。这种低门槛的创作环境导致大量“魔改”内容涌现,有的自媒体甚至通过制作42个魔改《甄嬛传》的视频轻松捕获18万粉丝。

然而,这种看似创新的“魔改”行为却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它严重冲击了传统文化认知。将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改编成武打戏,或将《甄嬛传》这样的宫廷剧变成枪战片,完全背离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对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也涉嫌侵犯版权。根据我国著作权法,未经权利人同意对影视剧进行修改、改编等行为均构成侵权。此外,使用演员肖像进行“魔改”还可能侵犯其肖像权。

面对AI“魔改”带来的挑战,广电总局的管理措施显得尤为必要。《管理提示(AI魔改)》要求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并于规定时间内反馈工作情况。同时,平台需要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对各类相关技术产品进行严格准入和监看,并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

这一管理措施的出台,不仅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的严肃性,还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营造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承,如何在鼓励创作的同时保护知识产权,是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广电总局的这一举措,无疑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