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权力斗争中的性格密码:管理心理学解读甄嬛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27: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权力斗争中的性格密码:管理心理学解读甄嬛传

《甄嬛传》再次登上热搜,不仅因为其精良的制作和精彩的剧情,更因为它深入剖析了复杂的人物性格。通过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甄嬛、皇后、华妃等角色是如何以其独特的性格特质在后宫斗争中生存和发展的。

01

《甄嬛传》为何历久不衰?

《甄嬛传》已经是一部旧剧集,主要讲述一位名叫甄嬛的女孩,从单纯少女开始打怪升级,最后大权在握,当上皇太后的故事。同时,它又有很多条故事支线,展现了其他人物的不同命运。

你如果看过这部剧,除了主角甄嬛,一定也会对皇帝、皇后、华妃、沈眉庄等诸多人物有印象。

不管你是每天配着《甄嬛传》下饭,还是完全没看过,都没关系。我们要研究的是,《甄嬛传》为什么能成为中文剧当中的电子榨菜一號(编按:中国用语,指吃饭时配饭看的影剧)。

广告-请继续往下阅读

《甄嬛传》在2011年首播,十幾年来从未从市场退出,始终活在中文网络用户的谈论中,而且直到现在,每年仍然能替制作团队带来上千万元的收益。

在我看来,《甄嬛传》有2大关键特质,它既有超越人物和人群的价值主張,又是一座足够丰富的大型共用情境资料库。

造物主世界观+角色价值观

人在单一事件中会表现出某个价值主張。例如该不该投喂流浪猫,该不该容忍公共场合孩子的哭闹。如果你在不同事件里展现的价值主張背后的立场和逻辑是稳定的,我们就可以说,你有稳定的價值观。

而当你是一个創作者,你的某个价值觀表现在你创造的某个内容和情感宇宙里,并且产生关键作用的时候,你就拥有了造物主的身份,你的价值觀就变成了这个宇宙里的世界观。

广告-请继续往下阅读

所以,当我们把《甄嬛传》视为一个甄嬛宇宙时,創作者的价值觀,就是一种超越人物和人群的

扎实的价值主張

《甄嬛传》这部电视劇的原著是网络小說《后宫・甄嬛传》,故事发生在一個虚拟的朝代。如完全遵照原著來拍,今天的《甄嬛传》可能就是一部普通的言情戏剧。

但导演郑晓龙接手这个任务之后,做了很关键的改編。郑晓龙把故事设定改成在清朝雍正皇帝的后宫里,还调整了一部分人物的经历和剧情。他做这些改編,一方面是為了回应当时的監管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故事呈现他想要的批判性。

批判什么?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郑晓龙在《甄嬛传》的开拍记者布会上说,这部剧是拍來反封建的。也就是说,他为《甄嬛传》定的基调不是简单展现后宫的打怪升级,而是透过展现女性不得不宫斗的命运來反封建。

整部《甄嬛传》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设定:封建制度之下,人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人人都是牺牲品。

这句话,就成了剧中女性命运的底层驱动力。女性入宫选秀,就相当于走上封建制度之下的考选之旅。进入后宫,就相当于进入职场和权力场开始谋求事业。而谋求事业需要付出的代价非常大,也就是她们的人格和生命。

有了这样统一的世界观,再叠加上不同角色各自的價值观,就能碰撞出非常丰富的人物动机。不同角色虽然行为各不相同,但在这个大设定之下,都能合乎逻辑。

大型的共用情境资料库

《甄嬛传》还有另一个情绪价值点:它是一座大型的共用情境资料库。

情境资料库指的是什么?指的是《甄嬛传》展现出來的情境够丰富,又够经典,能够让各式各样的人在里面找到角色和剧情來投射自我、与之共情。

在空间上,它涵盖了家庭、职场、情场和权力场。在时间上,它在7、80集的剧情里,浓缩了主角从少女到中年的权力升级之路。在人物上,它开出了多条剧情副线,囊括很多类型的人物。有人飞扬跋扈、有人工于心计、有人冷眼旁观,有人认命、有人反抗,当然也有人自由散漫——大家的境遇各不相同,就连宫女、太监这样的底层,也都有各自的人物光环。

可以说,《甄嬛传》整部剧浓缩了权力社会中的人物百态,也浓缩了情绪的百态。虽然没有任何观众在清朝的宫廷里生活过,但只要生活在大大小小的权力结构当中,我们就可以从剧中找到共情的对象。

《甄嬛传》最初之所以热门,是因为第一批观众发现这是一部大女主爽剧。观众的第一反应是,我愿意代入甄嬛当大女主。打怪升级谁不开心呢?这很好理解。

等刷到第二遍,观众们开始感受到甄嬛宇宙世界观的存在了——所有人都是时代的牺牲品。在剧中,哪怕是最狠毒的角色,也不是以使坏为乐趣,所有人做所有事都是被不同的遭遇、情绪和情感所驱动。就连作为权力至尊的皇帝,也有身在体系内的不得已。这样一来,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无法让观众彻底讨厌。

于是,人们开始把自己代入不同的对象。坚信真爱至上的人开始代入甄嬛的一号对手华妃,坚信家庭秩序至上的人代入了甄嬛的二号对手皇后,被冷落的人也可以代入甄嬛的好友沈眉庄。

高效共情中介

人们把《甄嬛传》当成大型情境资料库使用,一方面是因為可以跟剧中的角色共情,另一方面是因為这座情境资料库是共用的,能够帮人们跟素不相识的人建立共情。而這讓它在今天的互联网和社交场合,成了一個非常高效的共情中介。

这种共情中介的第一个作用展现在剧集的弹幕上。无论你是否看过《甄嬛传》,我都建议你找个时间打开优酷,配合着弹幕,看看第一集。你要重点看的就是弹幕。

我提醒你注意两个关键片段。第一集开始不久,少女甄嬛在寺庙里为爱情祷告,说“信女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时候你看弹幕,就会发现观众也在弹幕里各许各的愿:“信女愿2023考试上岸”、“信女愿家人平安”、“信女愿成功怀孕”等。

又过了几分钟,秀女沈眉庄的家长验收她的选秀准备工作。家长问她:“若是皇上问你读过什么书呢?”剧中的沈眉庄答《诗经》、《孟子》之类,而弹幕也跟着刷《高等数学》、《系统解剖学》、《无机化学》、《验光技术》等。观众是在干什么?是在报自己上学时的主修科目教材。

看到这两个关键片段你就会明白,《甄嬛传》的剧集加弹幕,是一个打通了不同温度层的“网络team building基地”。

剧情就是杠杆,藉由这个杠杆,可以看到其他陌生人正经历什么、关心什么,还能从陌生网友的脑洞里获得意想不到的灵感和情绪资源。借着网友们弹幕,你会发現,原来这段剧情还可以这么理解,原来那段遭遇还可以那么反应。

所以,为什么有人说《甄嬛传》刷10遍都不腻?每次来都是在跟新的弹幕网友们分享互动,也是原因之一。你可能还会发现很多人在弹幕里刷自己看剧的日子,什么2023年4月3日、2019年12月15日,这不就是在打卡自己的团体日吗?

除了让观众在弹幕里互动,《甄嬛传》这个大型共情中介的第二个作用体现在剧集之外。

这部剧在2011年一开播就贡献了很多经典台詞,像是“臣妾做不到啊”、“贱人就是矫情”之类,情绪张力都非常高。但随着时间流逝,你会发现剧中很多台詞,乍听没那么强的情绪张力,也渐渐开始成为流行梗。例如,“翠果,打烂她的嘴”、“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等。

这些台詞听起来平凡无奇,在其

02

甄嬛:内倾型、独立型性格的生存之道

近年来,围绕《甄嬛传》中的甄嬛角色展开的各类讨论层出不穷,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甄嬛可能具有INFJ人格,这一看法引发了观众和心理学爱好者们的广泛关注。INFJ人格属于MBTI八种人格之一,其特点包括内向、直觉、情感和判断,通常被称为‘提倡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人格特质与古老的风水、八字、阴阳五行等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人的命运与出生时的阴阳五行、数字、方位等紧密相连。甄嬛在剧中的机智和深邃恰好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天人合一’理念相契合。例如,《周易》中提到,‘测者之天,必顺其时’,而这与INFJ个体敏锐的直觉与洞察力相呼应,表明他们善于感知周遭环境的变化。

INFJ人格的内向特质使其在思考和反省中获得力量,正如甄嬛常常独处以思索生存之道。在这股内向气质中,汉字‘藏’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视内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甄嬛在宫廷斗争中展现出的强大直觉与传统文化中对风水的重视密切相关,风水学讲究气场的流动和变化,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把握相吻合。

另一方面,情感细腻且深刻的INFJ人格与古代中国强调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不无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这是构建人际网络与维持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础。在这个方面,甄嬛同样体现了转瞬即逝的宫廷关系和人心冷暖,她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变化,帮助她在复杂的环境中维护自身的地位和安全。

结合INFJ人格的判断力,甄嬛在面临重大决策时,能够果断而明智地评估情况。这种判断力可以通过中国传统的八字命理理论来解释,八字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出生时刻,也影响了个人的性格和选择。因此,擅长分析和总结的INFJ可在做决策时运用其强烈的原则性与价值观,保持自我风格和独立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若你也发现自己符合INFJ的人格特征,值得关注的还有传统文化对你的启示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例如选择合适的居住环境、工作时的方位布局等,都可以参考风水的原则,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正能量。同时,发挥自身的情感优势与直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人际关系,推进友谊与合作。

总之,甄嬛所体现的INFJ人格不仅让人对这一人格类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引人深思的文化视角。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反思,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成功。

03

皇后:权力掌控者的控制欲与算计

皇后作为后宫的最高统治者,其性格特点鲜明且极具代表性。她展现出极强的控制欲和算计能力,这些特质在权力斗争中既成为她的优势,也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皇后的行为模式与高权力动机(Power Motive)密切相关。高权力动机的个体往往追求控制和影响他人,渴望掌握资源和决策权。皇后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权力动机,成功维持了自己在后宫的地位。

然而,皇后的控制欲也导致了她的人际关系紧张。她对其他妃嫔的猜忌和防范,使得后宫充满了紧张和敌意。这种过度的控制欲不仅让她失去了信任和友谊,也最终导致了她的孤立和失败。

04

华妃:冲动与直率的双刃剑

华妃(年世兰)是《甄嬛传》中极具个性的角色。她性格冲动、直率,这种性格在权力斗争中既给她带来了优势,也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华妃的行为模式与高冲动性(Impulsivity)特质密切相关。高冲动性的个体往往行动迅速、缺乏深思熟虑,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华妃的冲动性格使她在面对敌人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展现出强大的攻击力。然而,这种冲动也让她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最终导致了她的失败。

华妃的直率性格则体现了她的真实和坦诚。她对皇帝的爱是真挚的,对敌人的恨也是直接表达的。这种直率让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但也让她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显得过于单纯,容易被利用和伤害。

05

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权力斗争

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甄嬛传》中的权力斗争展现了不同性格类型在权力环境中的生存策略。甄嬛的内倾型、独立型性格使她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通过深思熟虑和策略性行动取得成功。皇后和华妃则展示了控制欲和冲动性在权力斗争中的利弊。

这些角色的性格分析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剧情,也能引发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和管理智慧的思考。在现代职场中,我们同样需要平衡控制欲和灵活性,学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通过智慧和策略实现目标。

06

现实意义:职场人与管理者的启示

《甄嬛传》中角色性格分析对现代职场人和管理者有何启示?

  1. 平衡控制欲与灵活性:皇后的故事提醒我们,过度的控制欲可能导致孤立和失败。在现代管理中,领导者需要学会授权和信任团队,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

  2. 冷静与策略性行动:甄嬛的成功展示了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的重要性。职场人需要学会在压力下保持清晰的思维,制定周密的计划。

  3. 理解人际关系:华妃的悲剧提醒我们,冲动和直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适得其反。在职场中,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动机,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至关重要。

  4. 培养内省能力:甄嬛的内向特质使她能够通过反思获得力量。现代职场人也需要定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以便不断成长和改进。

  5. 运用智慧而非武断:在权力斗争中,智慧和策略往往比单纯的武力或强硬手段更有效。管理者需要学会运用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依靠权威。

《甄嬛传》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宫廷剧,更是一部深刻的人性剖析。通过管理心理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行为动机,从中汲取智慧,应用于现代职场和人际关系中。这部剧集之所以历久不衰,正是因为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权力关系的精妙描绘,成为观众理解复杂人际关系的“大型情境资料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