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成分揭秘:保护你我健康
乙肝疫苗成分揭秘:保护你我健康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严重肝脏疾病,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这种抗原虽然来自乙肝病毒,但经过特殊处理,不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却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从而在接触乙肝病毒时迅速清除病毒,防止感染。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特性与作用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它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在乙肝疫苗中,HBsAg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不含有完整的病毒遗传物质,因此不具备感染性。当疫苗接种到人体后,HBsAg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能够识别并中和入侵的乙肝病毒,从而提供保护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团队经过20年科研攻关,首次获得了HBsAg的三维结构,揭示了其分子形态。研究发现,HBsAg表面蛋白表现出高度结构柔性,在病毒粒子表面形成了多样寡聚的分子形态。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结构生物学和病毒学领域的长期谜题,还为疫苗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乙肝疫苗不含兴奋剂成分
乙肝疫苗不含兴奋剂成分,其作用机制仅限于激发免疫反应以提供保护,不会对人体产生类似兴奋剂的影响。这种疫苗经过严格的安全性测试,不良反应较少见,部分人可能出现轻微发热或注射部位疼痛,这些症状一般会在24小时内自行消失。
乙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乙肝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建议按照医生指导及时接种,以降低感染风险。目前广泛使用的乙肝疫苗为基因工程疫苗,包括重组酵母和CHO细胞生产的疫苗。全程需接种三剂:0、1、6个月各一剂,完成接种后对机体的保护率可达95%左右。
1989年,默沙东公司向中国转让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生产技术,这一行动帮助中国大幅降低了乙肝病毒感染率。据统计,中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降至2020年的0.3%,减少了数千万人感染。这一成就不仅体现了乙肝疫苗的有效性,也展示了公共卫生政策在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乙肝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这种抗体由浆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以被蛋白酶水解。了解乙肝疫苗的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乙型肝炎,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