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子监辟雍大殿:乾隆帝的“网红打卡地”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2: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子监辟雍大殿:乾隆帝的“网红打卡地”

北京国子监辟雍大殿,这座始建于乾隆四十九年的宫殿式讲堂,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象征。作为清朝乾隆帝的“网红打卡地”,辟雍大殿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更承载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01

历史背景:从构想到现实

辟雍大殿的建造始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但其构想却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帝曾来到国子监,国子监祭酒奏请皇帝在彝伦堂讲学。然而,乾隆帝认为彝伦堂作为祭酒讲学的场所,不适合皇帝讲学,因此决定在国子监内建造一座专门用于皇帝讲学的辟雍大殿。

02

建筑特色:巧夺天工的宫殿式讲堂

辟雍大殿是一座重檐攒尖宝顶的宫殿式建筑,其独特的建筑结构令人叹为观止。大殿四面全部为三交六碗菱花图案的门窗,绘以金龙合玺彩画,建筑等级高于院中其他建筑。最令人称奇的是,殿内无柱无梁,以四角架斜梁的方式支撑起整个大殿的重檐四角攒尖鎏金宝顶。这种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高超水平,也体现了皇家建筑的尊贵与威严。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高度评价辟雍大殿,称其为“大花轿”,认为它是北京六大宫殿中最精妙的建筑之一。这一评价充分体现了辟雍大殿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03

乾隆帝的“网红打卡地”

辟雍大殿建成后,乾隆帝即来殿中讲学,此后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都在继位以后来国子监在辟雍大殿讲学。同治帝、光绪帝二人继位时年幼,没有能力讲学,亲政后也没安排到国子监讲学,溥仪更没有机会讲学了。

辟雍大殿内的北侧正上方悬挂着乾隆皇帝御笔所书的匾额“雅涵于乐”,南侧正上方悬挂着道光帝御笔亲题的匾额“涵泳圣涯”,东侧正上方悬挂着咸丰帝御笔书写的匾额“万流仰镜”。这些御笔匾额不仅展现了皇帝对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辟雍大殿作为皇家讲堂的尊贵地位。

04

文化意义:教育与礼制的完美融合

辟雍一词源于我国3000年前的周代,史料记载天子教学之地曰辟雍,乃是四面环水场所,国子监的辟雍大殿就是按照周代古理开凿的水池环绕的宫殿。汉代大学者蔡邕解释,辟雍的辟与玉璧的璧通用,指的是水环绕一周,清澈透明,犹如一块无瑕的玉璧。雍是水中的陆地,一座大房子就建在玉璧的中心,唤名辟雍。

辟雍大殿不仅是皇帝讲学的场所,更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象征。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传统,也展现了礼制与教育的完美融合。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的标志性建筑,辟雍大殿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

如今,这座历经两百多年风雨的辟雍大殿依然金光灿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北京国子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教育文化的瑰宝。站在辟雍大殿前,仿佛能听到乾隆帝的玉音回响,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