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AI产业再迎新高潮:大模型企业齐聚
海淀区AI产业再迎新高潮:大模型企业齐聚
2025年1月8日,北京海淀区数据要素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标志着海淀区在数据要素生态和AI产业方面再次迈出重要一步。会上,海淀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与海淀数据要素场景实验室正式揭牌,并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海淀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将在北京市政数局、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海淀区数据局的指导下,联合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各类数据商及第三方服务机构,为海淀区的数据要素及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一站式产业服务,涵盖数据确权、合规、流通、交易及资产化等多个环节。
作为海淀数据要素服务中心的应用孵化平台,海淀数据场景实验室将以“场景驱动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叠加效应”为运营理念,致力于孵化行业数据智能应用、培育AI Agent应用市场,打造海淀数据要素技术创新策源地、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推动算力算法数据融合创新。
会上还发布了海淀数据要素综合服务中心首批高质量语料库、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方案以及海淀区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版权合规护航服务能力。这些成果的发布,标志着海淀区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据可信流通、数据合规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作为全国AI产业的聚集地,海淀区拥有37所高校,其中21所高校开设了AI本科专业,并集聚了14家AI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23万名科研人员。海淀区还拥有101位AI 2000全球顶级学者,占北京市的80%以上。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海淀区在AI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
目前,海淀区共有1300多家AI大模型企业和芯片企业,涵盖了AI芯片、框架、大模型及集成应用等全产业链条。在备案的大模型数量方面,海淀区共备案了66款大模型,占北京市的70%以上。
在推动AI产业发展方面,海淀区将从政策、核心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支持三个方面开展工作。政策层面,将出台一系列措施和实施方案,对大模型所需的技术算力、数据场景等关键要素给予精准引导和资金支持。核心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要素供给方面,将加快布局北京AI公共算力平台和数据运营平台,推动AI语料中心的建设。资金支持方面,将设立中关村科学城成长基金,通过母基金和成长直投基金的投资矩阵,加大AI领域项目的资金投资供给。
海淀区将继续围绕AI产业高地进行战略部署,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质量数据的开放流通。同时,海淀区还在积极谋划AI创新街区,以清华五道口为核心区域,打造基于AI技术赋能的综合城市智能体,进一步提升AI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