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声创新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线替代铜线实现降本增效
海明声创新技术推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线替代铜线实现降本增效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轻量化已成为提升续航里程、降低能耗的关键途径。其中,汽车线束的轻量化尤为关键。海明声公司通过创新的导电铝排和超声焊接技术,成功解决了铝线在新能源汽车线束中的应用难题,实现了车辆轻量化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铝线替代铜线:轻量化的重要一步
传统汽车线束多采用铜导线,但铜的价格高昂且密度较大。相比之下,铝线具有显著优势:密度仅为铜的30%,成本降低约30%。然而,铝线的导电性能相对较弱,同等载流能力下直径比铜线大1.3倍,导致整车线束布置空间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业内开始采用铝排替代传统铝线。
创新技术:导电铝排与超声焊接
海明声公司创新性地使用导电铝排替代原有的单丝结构。这种扁平化设计不仅减少了空间占用,还在同等载流条件下将横截面积减少了10%。此外,铝排的刚性结构使得电源导线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解决了传统导线因柔性而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线束成本。
超声焊接技术是海明声的另一大创新。该技术利用超声波频率(大于16kHz)的机械振动能量,实现铜铝巴的高质量焊接。这种焊接方式既不需向工件输送电流,也不需高温热源,仅在静压力作用下就能完成金属原子的固态连接。海明声的D02G型超声波端子焊接机已成功应用于铜铝巴焊接,确保了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行业背景: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铝合金凭借其低密度、高延展性、耐腐蚀等优点,成为汽车轻量化材料的首选。据统计,使用铝合金可使车身重量减轻30%-40%,显著提升续航里程。
成功应用与未来展望
海明声的技术创新已在多家车企得到成功应用。例如,在大巴车型中,电池包内外线已采用超声波焊接铝线;乘用车型的直流母线也已使用50mm²铝线缆并实现量产。此外,交流充电枪和乘用车直流充电口线也开始采用铝线,显著提升了电接触性能和使用寿命。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高压铝导线将成为未来线束的重要发展方向。海明声的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当前的轻量化需求,更为未来高压线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铝线将在新能源汽车线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海明声公司的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还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其成功案例展示了铝线在新能源项目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海明声的技术创新将为更多车企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