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涵心理:儿童画范图如何促进心理健康
启涵心理:儿童画范图如何促进心理健康
“儿童画1小时画获得的收益,比观看9小时电视所获得的收益还多。”著名教育家迪斯佛赫的这句话道出了儿童画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启涵心理在《心理画疗法与儿童心理健康》一文中指出,儿童绘画不仅是表达内心世界的途径,还能有效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儿童画:内心世界的独特表达
在语言能力尚未发展完善的时候,儿童画是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启涵心理认为,看似胡乱涂鸦的儿童画,实则是儿童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通过绘画,儿童能够将自己的人格和情绪表达出来,使得内在情绪和外部环境保持平衡和和谐。
艺术教育家维克特•罗思菲尔德曾说:“绘画、涂色以及构建的过程,是儿童将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元素整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通过选择、解释和改造这些元素,展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影。
儿童画范图:激发创造力的起点
儿童画范图是引导孩子进入绘画世界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和模仿范图,孩子们不仅能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梦幻城堡”为例,这幅范图包含了高大的塔楼、尖顶、旗帜和窗户等元素,同时还有彩虹、云朵和太阳作为背景。这样的画面不仅能够激发孩子对童话世界的向往,还能引导他们尝试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比如小动物、花草等,从而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实践建议:如何通过儿童画促进心理健康
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不要过分强调画得像不像,而是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正如启涵心理所说,儿童画是“心理意义上的”,而不是“审美意义上的”。
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而不是最终的作品。通过观察孩子在绘画时的专注度、情绪变化等,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鼓励而非评判: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作品。即使是一些看似杂乱的线条,也可能蕴含着孩子独特的想法和情感。
适时引导: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给予适当的引导,但不要过多干预。可以询问孩子画中的内容,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这样既能促进沟通,又能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定期展示作品:将孩子的画作展示在家中或教室的墙上,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认可。
通过儿童画,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外部世界,还能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正如启涵心理所强调的,家长和教师应该用心去欣赏儿童绘画中所蕴含的想象力、创造性和不规范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儿童画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