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170所学校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多部门联动筑食安防线
安化170所学校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多部门联动筑食安防线
校园食品安全链条长,环节多,且覆盖面广泛,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近年来,安化县教育局将监管前置,与县市监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全县范围内170所学校实施常态化食品安全监管。同时,积极引导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机制,鼓励家长、师生参与其中,共同筑起一道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家长代表与执法人员在查验生猪肉“两章一证”及非洲猪瘟检测报告
2024年12月27日早上7点,安化一中373班家长交流群内,一条由备注名“丽雅(化名)妈妈”发送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分享的是一组照片,详细记录了从原材料冷链运输到学校后厨的全过程,画面清晰,流程透明。“丽雅(化名)妈妈”名叫肖萍,她在当天有一个新的身份:学校食材监督委员家长代表。为了适应这一角色,凌晨四点,她便早早在集合点与其他4位家长代表以及执法人员一同做准备,她们的目的地是梅城镇万牧定点屠宰场,那里是校园肉类食材安全之旅的起点。
冷链运输车前往学校后厨
凌晨4点30分,正是大宗食品供应企业的配送高峰时段。为防控校园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执法人员及家长代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负责梅城镇中心学校鲜猪肉配送的安化县好食机生鲜配送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重点检查屠宰场所的卫生条件、屠宰操作流程、肉品检验报告以及追溯体系建设等方面。经检测,该公司各方面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据悉,为进一步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确保餐费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孩子的餐盘里,2024年8月,由县人民政府牵头,县教育局等部门具体负责,对全县公办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食堂采购的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猪肉)、蛋等大宗食材统一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采用框架式协议采购方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法依规进行招投标,通过公开招标和向社会公示,确定了45家服务优质的大宗食材配送企业,安化县好食机生鲜配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至2024年9月,全县170所学校已全部落实以县为单位的大宗食材集中统一采购。
学校后厨
源头把控需严格,学校后厨加工环境同样也至关重要。凌晨5点,家长代表及执法人员先后前往梅城镇芙蓉学校、东华中学,对学校食堂后厨的食品加工、储存、配送等环节进行了细致检查。重点关注了食品原材料的来源可追溯性、保质期限、储存条件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操作规范。经检查,学校后厨各项操作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执法人员和家长代表在学校后厨检查
“看了学校食材配送的全流程,我特别放心,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人员进行监管,这让我对孩子的在校饮食安全充满了信心。”家长代表魏三说。
除了日常组织校园膳食委员会成员家长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之外,一些由家长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膳食监督小组,同样构成了不可或缺的“阳光监督力量”。2024年10月,县教育局通过公众号公开招募30名热心家长参与联合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已完成20名家长对8所学校和4家猪肉供应商进行监督。
“我们有一个全是家长的家委群,家长都很关心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我就把今天的所见所得实时分享到群里面,让每位家长都能共同监督。”家长代表肖萍说。
“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
守护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安化县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通过科技赋能,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后厨24小时对外公开,家长志愿者不仅能参与食材验收、陪餐活动,还在财务管理、膳食营养评估等多大关键领域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助力学校食堂的运营与管理优化。 截至目前,全县260家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