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人遇难!新余火灾暴露“九小场所”消防短板
39人遇难!新余火灾暴露“九小场所”消防短板
2024年1月24日15时许,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共造成39人遇难、9人受伤。初步查明事故原因为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地下一层冷库装修时,施工人员违规动火造成。这起惨痛的事故再次敲响了“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的警钟。
“九小场所”是指小型商场、小饭店、小旅馆等九类小型场所,它们规模虽小,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这些场所往往存在可燃物多、人员密集、管理薄弱等问题,极易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九小场所”的特点与风险
“九小场所”主要包括:
- 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下的小商场
- 额定就餐人数100人以下的小饭店
- 床位数50张以下的小旅馆
- 小型公共娱乐、休闲健身场所
- 小型医疗、教学机构
- 小型生产加工企业
- 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下的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场所
这些场所虽然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 可燃物多:装修材料、商品、家具等易燃物品大量堆积
- 人员密集:尤其是在营业高峰期,人员流动性大
- 管理薄弱: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
- 设施简陋:消防设施不足或维护不当
- 疏散困难:通道狭窄,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
常见的易燃易爆风险点
违规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一些场所违规储存液化石油气、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如广西南宁非法储存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案例。
违规动火作业:装修、维修时违规动火,如江西新余“1·2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电气线路问题:线路老化、超负荷用电、私拉乱接电线等现象普遍存在。
消防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或未定期检查维护。
疏散通道堵塞:货物堆放、车辆停放占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锁闭。
“三合一”现象:住宿与生产、经营、储存功能混用,如2024年河南省方城县英才学校宿舍火灾。
防火防爆措施
加强火源管理:严禁违规动火作业,严格审批制度,落实现场监护措施。
严格物品管理:禁止违规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品必须存放在专用仓库。
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住宿与经营、储存区域混用,确保防火分隔到位。
配备消防设施:按标准配置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护。
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畅通疏散通道: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设置明显标识。
定期检查整改:建立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法律法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 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九小场所”虽小,但安全无小事。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