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如何培养同理心?专家推荐5种实用方法
亲子共读如何培养同理心?专家推荐5种实用方法
“妈妈,为什么小红帽要听狼外婆的话?”
“爸爸,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它的朋友们会怎么想?”
在亲子共读的时光里,孩子们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其实蕴含着孩子对他人情感和心理状态的思考,正是培养同理心的绝佳契机。
研究表明,亲子共读不仅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有效途径,更是培养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方式。通过共读故事书,孩子可以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书中角色的情感,进而理解他人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亲子共读能培养同理心?
亲子共读时,孩子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文字和故事,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研究发现,绘本语言往往包含更丰富的词汇和更复杂的情绪表达,能够有效激发儿童的情感反应。例如,0-5岁儿童绘本中的单词比日常对话中的单词具有更高的情绪唤醒度,平均每三个句子就出现一次心理状态术语。
此外,亲子共读还能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而语言能力又与情绪识别能力密切相关。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能力能够预测小学高年级时的情绪识别能力。这意味着,通过亲子共读提升语言能力,也能间接促进孩子同理心的发展。
如何通过亲子共读培养同理心?
选择合适的绘本:父母在选择亲子共读的绘本时,除了关注孩子的兴趣外,还要注重绘本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情感表达以及语言质量。例如,可以选择以错误为主题的绘本故事,帮助孩子理解错误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应当接受错误并从中学习。
互动式阅读:在亲子共读时,除了讲述故事,更要引导孩子关注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并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当读到《小王子》中狐狸对小王子说“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时,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帮助他们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
重复阅读:多次共读同一绘本,每次关注不同的内容层次。研究发现,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父母会更多地关注书中更深层次的社会情感内容,而孩子的参与度也有所提高。
关系导向阅读:这是一种强调读者与书中人物之间关系的互动式阅读方法。父母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鼓励儿童积极参与阅读,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恢复性司法讨论:对于稍大一些的儿童,可以选择更为复杂的恢复性司法讨论这一方法来进行共读活动。这类互动式阅读对儿童的社会情感能力具有积极影响,儿童能够从书中获得理解他人情感和观点的能力。
推荐书目
《格林童话全集》:包含《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和《青蛙王子》等经典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更以其深刻的寓意,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探寻生活的真谛。
《安徒生童话全集》:全书包含《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皇帝的新装》等经典童话,这些故事能够帮助孩子理解同情、善良和勇气的重要性。
《小王子》:以凝练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讽刺与幻想,真情与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及人类文明的深刻洞察和思索。
《窗边的小豆豆》:通过描绘小豆豆这一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子,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我是你的小狗》:以狗狗的独特视角,细腻地描绘出它日常生活中的趣闻轶事,让我们得以窥见狗狗真实而有趣的生活面貌。
《柳林风声》:成功塑造了四个性格迥异的动物角色:鼹鼠、水鼠、蛤蟆和老獾,展现了友谊的力量。
《绿山墙的安妮》:通过讲述孤儿安妮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善良、直率和勤奋的美好品质。
《夏洛的网》:探讨了爱与付出的真谛,友谊与孤独的交织,以及自我认知与定位的重要性。
通过亲子共读,孩子不仅能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还能培养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正如《小王子》中所说:“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让我们一起用心陪伴孩子阅读,帮助他们成长为有同理心、有爱心的小天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