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节:从历史到现代的传承与创新
人民警察节:从历史到现代的传承与创新
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这个节日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纪念日,它承载着无数警察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见证了人民警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的卓越贡献。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特殊节日背后的故事。
警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警察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清末。1906年,清政府将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并在其中设立警政司,负责管理全国的警察事务。警政司下设行政警务科、高等警务科、司法警务科和警学科,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警务工作。同时,清政府还建立了巡警学堂和警务研究会,以提高巡警素质和推动警察制度的近代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警察制度不断演进和完善。1986年1月10日,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110报警服务台,开创了中国现代警务工作的先河。这一创新举措迅速在全国推广,110报警服务台逐渐成为连接警民的重要纽带。
警察节的设立背景与意义
2020年7月21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21年起每年1月10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警察节”。这一日期的选择,正是为了纪念110报警服务台的创立,体现了警察节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宗旨。
警察节的设立,是对人民警察队伍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充分肯定。它不仅增强了广大民警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也激励着全警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同时,警察节还是连接警民心灵的桥梁,促进了警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警察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警察节,是荣誉的勋章,铭刻着人民警察的热血与付出。从街头巷尾的巡逻防控,到犯罪现场的抽丝剥茧,从群众遇到困难时的毫不犹豫,到面对危险时的冲锋陷阵,人民警察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在反电信网络诈骗的战场上,警察们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例如,临沂市公安局兰山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负责人韩晓东,每天要接100个核实电话,通过“警银联动”等方式,为群众避免了约300万元的损失。在海上,船管民警孙建豪练就了“见船识人、见人识船”的本领,成为三山岛渔港9000多名渔民心中的“大管家”。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李楠楠用流利的韩语热情招呼入境旅客,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社会影响与警民关系
警察节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各地公安机关通过升警旗、唱警歌、重温人民警察誓词、表彰先进典型等活动,增强了警察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警营开放日、警民互动活动也让百姓能够近距离了解警察工作,增进了对警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024年,江苏公安机关通过深入推进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侦办相关案件6200余起,依法查处7500余人,有力维护了网络空间秩序。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方面,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亡人数连续三年“双下降”,一次死亡5人以上较大事故连续三年“零发生”。
节日活动与庆祝形式
每年的警察节,各地公安机关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例如,沈阳市公安局联合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开展“致敬!人民警察”主题海报征集活动,临夏公安以“你好,警察节”为主题全面开展系列庆祝活动,鄂尔多斯市公安局则举办书画摄影作品网络展览活动。
此外,趣味运动会也是警察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旱地龙舟、一锤定音、一衣到底、八人组跳绳、套圈、拔河、五人六足、摸石过河、传递纸杯、呼啦圈接力赛、600米接力跑、特巡警匕首操、女子跳绳、胸背夹球、乒乓球颠球接力、篮球投篮等项目,不仅考验个人技巧,还强调团队协作和竞技精神。
2025年中国人民警察节的主题为“砥砺奋进110,一心为民保安宁”。这一主题旨在突出公安机关的贡献,并提升民辅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无论主题如何变化,警察节都是一个向警察致敬、表达感激和尊重的重要日子,旨在弘扬警察精神,增强社会对警察职业的理解和认同。
人民警察节,让我们向每一位警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祝福,道一声“平安”。愿他们在守护人民的道路上,继续闪耀着忠诚、担当、奉献的精神之光,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社会的长治久安不断前行,铸就更加辉煌的警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