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乡村旅游新地标:农家乐命名热潮
山东省乡村旅游新地标:农家乐命名热潮
近年来,山东省通过“乡村著名行动”推动乡村地名规范化,不仅提升了乡村形象,也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东明县五霸岗北村、五霸岗南村等地名,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农家乐的命名热潮更是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许多村民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这一举措不仅保留了乡村的传统风貌,还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政策引领: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山东省民政系统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连续11年在民政部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在民政部、财政部开展的2023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中列全国第1位;在山东省委考核办组织的对所有省直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中,省民政厅连续3年获得“优秀”等次。
山东省通过“乡村著名行动”,对乡村居民点、道路街巷等进行规范命名,目前已规范命名乡村地名15.6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20.2万块,乡村地名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地名的内在价值得到更加充分释放,一批乡村街巷有了温暖的名字。
文化传承:让地名讲述山东故事
山东省拥有极其丰富的乡村地名文化。据统计,使用超过千年的古村落名数以万计。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乡村地名背后,常常是一方山水的印刻、一段记忆的凝结。有的乡村地名与当地山川风貌有关,有的乡村地名里定格下历史深处的恒久记忆,还有的乡村地名寄托着人们美好心愿。
东明县五霸岗北村、五霸岗南村的村名记录着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五国诸侯会盟的历史事件。这些地名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信息。近年来,伴随着乡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流、物流、信息流日益密集,乡村地名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经济发展:农家乐命名热潮带动乡村振兴
农家乐的命名热潮更是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许多村民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例如,山东省东明县五霸岗北村、五霸岗南村等地名,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农家乐的命名热潮更是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许多村民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这一举措不仅保留了乡村的传统风貌,还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成效显著:数字见证发展成果
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来,各地对“有地无名”、“一地多名”、地名不规范等问题进行排查整改,仅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牡丹江市就为全域3.1万条乡村道路街巷进行命名和标准化处理。与此同时,各地持续推进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工作,新增采集14.8万条乡村地名,带动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上图30.8万条。
如今,乡村地址信息更加精确,定位、导航更为精准,快递进村、山货进城等循名可见、沿路可达。乡亲们自家小产业的客流量更大了、销售渠道更畅通了。为乡村“著名”,不仅要起得好、用得准,更要让其传得开、叫得响。
此次“乡村著名行动”中,各地加大乡村地名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弘扬力度,已有2.7万条乡村“老地名”纳入保护范围,组织地名文化宣传展演活动1.36万场次。许多地方将讲好地名故事作为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还有的地方积极打造乡村地名公共品牌等,推动地名价值创造性转化利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未来展望: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
“乡村著名行动”不仅是一项地名规范化工程,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机遇。通过规范地名,山东省不仅提升了乡村的“颜值”,更激活了乡村的“气质”。未来,随着“乡村著名行动”的深入推进,山东的乡村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