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唯一“国保”级城隍庙
广东唯一“国保”级城隍庙
揭阳城隍庙是广东省唯一一座“国保”级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这座古建筑不仅是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更是一座民间艺术宝库,集中展示了金漆木雕、石雕、嵌瓷、灰塑、彩画等工艺,每年正月的“城隍”庙会更为群众津津乐道。
历史古迹
揭阳城隍庙位于揭阳榕城区城隍路,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目前广东省内已知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传统形制及工艺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城隍庙古建筑。
据清雍正陈树芝《揭阳县志》卷二《坛词》载:城隍庙在县治东解元坊,深二十六丈,广八丈。洪武二年(1369)县丞许德重建。
2019年10月,揭阳城隍庙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广东省唯一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城隍庙。
建筑之美
揭阳城隍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庙宇为殿宇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传统工艺特色,各部分建筑精雕细琢,确实称得上“构建精美”。
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科学严谨,兼具抗震与防台风功能。自重建600多年来,城隍庙历经多次地震、台风仍岿然屹立,成为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
这里更像是一座民间艺术宝库,揭阳城隍庙从外到内极重装饰,集中展示了金漆木雕、石雕、嵌瓷、灰塑、彩画等工艺,以鳌鱼、醒狮、吉祥图案、戏剧人物等为主要内容,题材丰富,绚丽多姿,古朴秀美,技法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文化魅力
揭阳城隍庙的另一特色还包括庙里的楹联、匾联、灯橱联等,它们结合了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和楹联艺术之妙,文精意明。
城隍庙中现存最古老的楹联是清嘉庆十九年(1814)揭阳知事古越山阴章予之所撰楹联:“明阴洞阳谁谓鉴观非赫;彰善瘅恶当在祸福无私。”
另外,“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此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一副副劝世联如无声惊雷,直指人心,所道皆为同一个主题——自律修身、彰善惩恶。
每年正月的“城隍”庙会更为群众津津乐道,这一场人气最旺的民俗盛宴。现场彩旗飞扬,锣鼓喧天,英歌舞、舞狮、舞龙、标旗锣鼓等民俗表演齐齐登场亮相,所到之处,观者如潮,热闹喜庆的气氛中表达了人们对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如今,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洗礼,揭阳城隍庙依然保持着古朴、典雅的风貌,越发显现出一种宽厚、包容的魅力。它就像一位高士默默守望着揭阳古城的岁月流转,延续着一种精神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