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等长运动是高血压患者最佳运动选择
研究证实:等长运动是高血压患者最佳运动选择
“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疾病,却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据统计,全球约有12.8亿成年人深受其害,而在中国,高血压患者数量更是高达2.45亿。高血压不仅会引发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还会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健康,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面对高血压,除了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也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科学运动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还能改善心血管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那么,哪些运动最适合高血压患者?如何通过运动实现降压目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运动降压,效果显著
运动对降血压的效果究竟如何?最新的研究给出了令人振奋的答案。2024年11月,《循环》期刊发表了一项由英国伦敦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研究发现,每天仅需增加5分钟的心率提升运动,如爬楼梯、跑步或骑自行车,就能有效降低收缩压0.68毫米汞柱和舒张压0.54毫米汞柱。如果每天额外进行20至27分钟的运动,收缩压和舒张压将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并可能在整体人群中减少28%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另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的研究则显示,每天仅需5到1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就能极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整体死亡风险。具体来说,每天运动5到10分钟,死亡风险可降低52%,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41%。
最佳运动方式:等长运动
在众多运动方式中,等长运动被证实是降低血压的最佳选择。等长运动,也称为静态运动,是指肌肉收缩而肌肉长度不改变,不产生关节运动的运动方式。常见的等长运动包括靠墙静蹲、平板支撑、臀桥、扎马步、踮脚尖(提踵)等。
2023年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等长运动能显著降低血压,效果优于其他运动方式。研究数据显示,等长运动后,血压可降低8.24/4毫米汞柱,远高于动态抗阻训练、有氧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的降压效果。
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不可或缺的补充
除了等长运动,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也是高血压患者的重要运动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能有效降低血管阻力,减轻体重,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血压的控制。抗阻训练,如俯卧撑、深蹲、举重等,则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长期控制血压。
运动降压实用指南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科学运动是关键。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运动建议:
运动时间: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每周5天。如果时间有限,可以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每次15-20分钟,每周3天。
运动强度:中等强度运动时,呼吸、心跳稍快,能说话但唱不了歌;高强度运动时,呼吸、心跳特别快,喘得厉害,连话都说不利索。
运动注意事项:
- 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避免受伤。
- 运动最好选择下午或傍晚,避免清晨6~10点的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
- 运动中不要憋气,不要急停急起,尤其是突然起身,容易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跌倒。
- 运动时要关注心率,建议中等运动强度,运动中最大心率=170-年龄。
- 如果有不舒服,头晕之类,应立刻停止。运动中注意适当休息。
- 这些情况不适宜运动:未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或急进型高血压病,合并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和视网膜病变等患者不建议运动,应先控制好病情,遵医嘱。
结语
科学运动是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有效手段。通过坚持规律运动,许多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甚至逆转病情,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疗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别是对于血压控制不佳或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同时,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