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4.9%,展现强大韧性与潜力
世界银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4.9%,展现强大韧性与潜力
近日,世界银行发布最新经济预测报告,将2024年中国GDP增长率上调至4.9%,较此前预测提高了0.1个百分点。这一调整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强劲表现,也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政策放松与出口强劲:上调预期的主要原因
世界银行表示,此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放松和短期内出口保持强劲。今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广泛的货币支持政策,这些举措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第三季度共向市场注入了相当于GDP的0.9%的流动性。此外,中国货物出口的强劲增长也超出了预期,这主要得益于外部需求的周期性反弹、出口价格下降和实际汇率变化等因素。具体而言,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东盟成员国和巴西)的需求增加,推动了中国出口的增长。从产品类别来看,中等科技的机械产品和高科技IT产品表现尤为突出。
“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经济稳定增长的强劲动力
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得益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的协同发力。消费方面,5月份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与4月份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投资方面,在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有力支持下,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稳步推进,设备更新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增势良好。1月份至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7%。出口方面,以美元计,继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后,5月份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较前值上扬6.1个百分点至7.6%,出口金额创历史同期次高,外贸出口表现超预期。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优势在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和递进。新质生产力在各领域正加速培育,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相叠加、科技革命与产业创新相融合、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新兴经济体崛起相衔接、“双碳”目标实施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相契合,使我国能够在全球产业竞争中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竞争优势,而且有利于全方位高质量锻造拓展新的创新驱动竞争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快于全部投资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这些指标印证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贡献与国际比较
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尤为可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实际增长率为3.3%,比9月份的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其中,美国预计增长2.4%,中国预计增长4.7%,日本预计增长1.5%。从各国GDP总量来看,2024年,美国GDP高达28,781.08亿美元,中国以18,532.63亿美元紧随其后,德国、日本、印度、英国、法国、巴西、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也位列其中。中国不仅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快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结合二季度国内外形势,预计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仍将保持领先,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计将呈现“倒U”型分布,全年实际GDP同比预计为4.97%,一季度为高点,各季度环比季调增速分别为1.22%、0.93%、1.19%、1.21%。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实施,2025年一季度建筑业修复是大概率事件,这将对国内定价商品价格产生上行驱动。中采PMI中的建筑业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逐月回升,表明建筑业企业对行业景气回暖信心增强。此外,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经济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中国经济有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世界银行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不仅为国内外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注入了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