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肺结节手术新突破:肺楔形切除术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8: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肺结节手术新突破:肺楔形切除术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体检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2 cm)被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惰性肿瘤。针对此类结节,首要的原则是正确把握手术介入时机,避免过度治疗。其次是避免错过治疗机会,以适当时机介入能够达到最微创的效果,切除范围最小,功能损伤最小,术后可以实现快速康复。

作为重要的一种亚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手术操作及流程更加简化、患者创伤更小的明显优势。相较于肺段切除术及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更小,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01

2023版专家共识:肺楔形切除术的重要地位

近期发布的《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胸外科全国专家共识(2023版)》进一步明确了肺楔形切除术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该共识提出以下关键推荐:

  • 推荐1:胸部CT发现的肺部<2 cm且CTR≤0.25的混合型GGO或纯GGO可选择肺楔形切除(2A)。

  • 推荐2:胸部CT发现的肺部实性高危结节或短期随访后进展的实性结节,PET/CT为可选的筛查方案(2A)。

  • 推荐3:对于术前尚未明确是否为肺部恶性肿瘤的病灶,可以行楔形切除的结节优先选择楔形切除,待术中病理报告决定是否进一步手术(2A)。对于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良性的肺部结节,实施肺楔形切除即可(1A)。

  • 推荐4:肺部结节(≤2 cm)术中冰冻病理为非侵袭性肺部肿瘤,如微浸润性癌,可选择肺楔形切除术及伴或不伴淋巴结采样(1A)。

  • 推荐5:患者全身状况无法耐受肺叶切除术或手术风险过高,经综合评估后,可选择姑息性肺楔形切除术,术后辅以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案(2A)。肿瘤已进展至中晚期无法根治切除,可选择肺楔形切除术作为获取病理学诊断的一种候选方案(2A)。

  • 推荐6:多发肺部结节手术选择应谨慎,原则上应以切除高危病灶为主要目标,尽可能保留肺功能,优势部位的楔形切除为最优选择。获得肺部结节的病理及分子诊断有利于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2B)。

  • 推荐7:纯GGO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冰冻切片证实切缘阴性,无瘤切缘应至少>5 mm(2A)。含实性成分肺部结节(≤2 cm)楔形切除冰冻切片证实切缘阴性,无瘤切缘应大于肿瘤最大直径(2A)。

  • 推荐8:手术以无瘤原则为前提(参照推荐7),肺楔形切除应尽量缩小切除范围,保障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2A)。对于难以实现肺楔形切除术的小结节(≤2 cm),仍建议采用肺段、亚段、联合亚段、联合肺段切除术(2A)。

02

临床应用:肺楔形切除术的优势

一项针对84例早期肺癌患者的研究显示,肺楔形切除术在术后康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结果显示:

  • 研究组(肺楔形切除术)在疼痛持续时间、胸腔引流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肺叶切除术)。

  • 研究组的炎症反应指标(IL-6、IL-1β、hs-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MVV、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03

争议与展望

尽管肺楔形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表现出诸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局限性:

  1.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肺癌,如浸润性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对于符合影像学要求的浸润性腺癌,行包括肺楔形切除在内的亚肺叶切除术可能是可行的,但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数据支持。

  2. 肺部结节的CT值在辅助判断病理性质方面具有潜在价值,但目前尚缺乏准确的CT值阈值标准。

  3. 人工智能在肺楔形切除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通过研发专病机器人,可以实现更精准、快捷的手术操作,提高治疗效果的同质化。

04

总结

肺楔形切除术凭借其创伤小、恢复快、肺功能损失少等优势,正逐渐成为治疗肺结节的主要手段。随着2023版专家共识的发布,其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认可。未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肺楔形切除术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